|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表示,我国经济高增长的格局至少还能持续二十年左右,而在此期间人民币也有望保持小步上升的态势。
人民币升值仍将持续
在一个小型座谈会上,樊纲表示,政府调控、创造就业、体制突破等多重因素将保证我国未来发展态势良好。“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周期应该可以持续40年,也就是说未来还有一、二十年的高增长形势。”
樊纲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经济的较大波动,“事实上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几次周期波动,比如上世纪90年代GDP增速一度为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5%左右,现在来看这可能就是当时衰退的表现。”因此他认为中国在高增长周期已经实现了“软衰退”。
而在未来的高增长期内,樊纲认为人民币也将同步保持小步升值的趋势,“目前外部不平衡中的如双顺差、汇率问题、外汇储备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这也是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所特有的局面。”
近期,多家投行预测中国政府可能会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波动幅度,而本月人民币兑美元也不断创下新高。对此樊纲表示,千分之三的波动范围是否会被调整并不重要,而政府保持人民币小幅稳步上升的策略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未来趋势将更多呈现双向波动,并非单向升值,这有助于经济稳定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昨日则发出警告,“中国经济和企业将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资源瓶颈、环境瓶颈,“把环境损失考虑进来我国GDP增长要扣除3-5个百分点。”其次还包括:政策调整,如汇率改革、资源价格改革、货币政策从紧;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消失;国际环境变化等。
流动性需要总量调控
央行货币政策目标计划显示,2007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在16%左右,同时有消息称新增信贷规模在2.9万亿左右,较此前一年的目标略为宽松。
对此樊纲认为,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央行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将会考虑经济规模增大带来的影响,因此我国今年依然是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不过对于流动性问题,樊纲认为值得警惕,他认为流动性过多局面是由国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外汇资金流入央行被迫投放流动性;其次,此前数十万亿的居民资金存放于银行系统,随着资本市场等其他投资渠道的复苏,大量资金被释放出来,周转速度也大为加快。
而吴敬琏则认为,我国拥有超过一万亿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央行向国内市场投放了8万亿人民币,央行通过票据对冲等手段回收两万亿资金,剩余六万亿资金,根据乘数效应,资金规模被放大到30万亿,从而造成目前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央行货币政策还需从紧,运用总量手段对货币供应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