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专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书评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财经要闻
    谢伏瞻详解中国经济七大热点
    投资增幅回落 消费市场活跃
    国资委将尝试直接投资持股
    物价基本稳定 房价涨幅偏高
    国企实现利润逾9600亿元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融企业营业税有望再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谢伏瞻详解中国经济七大热点
    2007年01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中国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能否达成?如何看待我国巨大的贸易顺差?我国经济内需拉动不足问题应如何解决?如何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昨天在京就一些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作出解读。

      本报记者 薛黎

      1  热点  投资回落意味着什么

      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上半年的29.8%回落到全年的24%

      谢伏瞻:我国投资的结构得到改善,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得到抑制,像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所回落,纺织业、煤炭的开采洗选业等一些产业投资的增速都在回落。

      另外,货币信贷的增长速度在高位趋稳,广义货币的增速逐级回落,全年稳定在16.9%,人民币贷款的增速也有所控制,月均的新增贷款由上半年的3579亿元回落到四季度的1476亿元。

      2  热点  能耗下降能否实现

      近两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包括调整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的政策,加快技术进步,来调整高耗能的落后的产能

      谢伏瞻:应该说这些措施正在收到积极的成效。在能源的生产方面,发电特别是火力发电,启用了一批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大机组,耗能可以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另外淘汰了煤炭开采的落后产能,所以去年第三季度我国的万元GDP能耗三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但是,要完成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应该说难度非常大,很可能实现不了这个目标。不过,能够出现能耗的由升到降,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和成效,随着我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和对能源产业发展投入的增加,我想在未来几年当中节能降耗的成效将会更加明显。

      3  热点  贸易顺差如何看待

      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

      谢伏瞻:贸易顺差是中国对外开放中的现象之一,不能孤立看待。贸易顺差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的竞争力确实提高了。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在国际的产业转移、对外开放、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我们很难说,贸易顺差多了,就是中国受益大了,因为我们还有那么多服务贸易领域还是逆差。

      汇率是一个影响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因素。我想说的是,汇率的调整可能很难改变中国和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差额的状况。事实上,中国和美国,我们相对美元是升值了,但是我们之间的贸易差额并没有减少,我们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盟、巴西等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逆差。所以,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还是会按照中国政府所确定的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国内外发展的态势来进行调整。

      4  热点  内需增长缘何乏力

      我国这些年一直通过提高收入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提供或者是培育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来促进国内的消费需求,但国内需求还是增长得不够快

      谢伏瞻:我想主要的原因,一个就是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医疗、教育这些过去主要是吃大锅饭的领域使得居民对于未来的消费要留有余地,风险意识增强了,他们把更多的钱存起来以备今后可能出现的这种支出的需要。那么要扩大消费需求,我想很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的推进教育、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稳定房地产的价格等等,这样消费需求也会慢慢的会有所上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国外的需求,因为国外的需求比较旺盛,那么我们的贸易的盈余相对比较多,这可能也是国内需求相对不足、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的另外一个原因。

      5  热点  粮价为什么持续上涨

      连续三年增产,粮食价格还是在上涨

      谢伏瞻:第一点,既有总量原因,也有结构性的原因。第二点,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的原因。

      从总量的角度来看,我们虽然实现了三年的连续增产,但这是在2003年粮食产量落到一个低谷的基础上的三年的恢复性增长,而粮食总的供求关系还是处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所以,并不是说粮食增产了,粮食的供求关系就发生了逆转,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第二个方面就是结构性的原因,虽然总量在增产,但是我们在部分产品的供求上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加上流通环节衔接不畅,单个产品价格的上涨,传导和影响了其他产品的价格上涨,带动了粮价的上涨。

      就国际市场情况看,去年世界粮食产量是减产1.6%,其中谷物减产2.1%,小麦减产5.2%,粗粮减产1.1%,而粮食的需求增加了1%。所以,世界粮食市场这种总体格局的变化就引发了像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小麦、玉米期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也带动引发了我们进口粮价的上涨。

      6  热点  农民收入问题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

      谢伏瞻:2006年中国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的历史,就此一项,就使得农民减轻了1000亿以上的负担,这也是从一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低效率、低收入的农业,转向了相对比较高效益的第二、三产业,这样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就2006年来讲,农民人均的工资性收入已经达到了1375元,比上年增加了200元,增长速度是17%;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了53元,增长3.6%;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增加35元,增长了9.3%。还有转移的收入也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中央政府财政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的购置补贴等等,这些全年的人均转移收入已达到了181元,人均增加了33元。这说明政府确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我国农民总量太大,农村人口太多,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逐步地来提高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

      7  热点  GDP误差问题

      国家GDP的数字和地方GDP加总的核算数有差距

      谢伏瞻:我想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核算制度。我们现在国家和省市是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来核算各自的GDP,国家统计局计算全国的GDP,各省市计算各省市的GDP,采用这种方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者之间的差异。现在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全球化,很多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有产业的布点。所以在统计上,就全国来讲,是能够提出这些重复计算的因素的。而就地方来讲,一个集团公司的规定报表在它的总部统计了一次,在企业的生产所在地可能又统计了一次,这样地方的加总就有可能大于全国。第二个方面就是统计方面的技术原因。我们服务业的统计还比较薄弱。在服务业这块儿,国家核算和地方核算所使用的基础数据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也造成了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

      还有,从全国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核算从总量上看,比地方要相对容易,也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