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观点·评论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专版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海外
  • C7:基金数据
  • C8:基金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钱沿周刊·专版
  • C11:钱沿周刊·广角
  • C12:钱沿周刊·热点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1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1版:钱沿周刊·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1版:钱沿周刊·广角
    用半年时间寻找精英理财师
    奥运题材 理财要谨慎
    网银安全 需从细节做起
    《钱沿周刊》走进银行网点
    以房炒股风险大 投资莫走歪门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以房炒股风险大 投资莫走歪门道
    2007年0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陈忠胜

      

      近期股市的持续火爆,让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不少人开始借钱炒股。而各商业银行推出的循环贷款和房产抵押贷款等,则为股民贷款炒股提供了可能。针对日趋增多的贷款炒股现象,银行业内人士坦言,利用贷款间接炒股,此类现象应予以关注,谨防投资不慎引致的风险。

      牛市驱动“贷款炒股”热

      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12%,即使中长期贷款利率也不超过7%,相对于行情看涨的股票,做一次短线进出投机就付得起一年的贷款利息,于是有人动起了贷款炒股的念头。

      现在最为常见的是“灵活”借助个人贷款品种获取炒股资金。目前银行个人贷款品种灵活多样,个人申请贷款资金十分便利,有的个人客户在向银行申请个人贷款时,名曰贷款用于住房装修、购买大宗商品、或经营周转等,事实上将资金变相投入股市。

      另一种常见方法是利用高估抵押价值以获取更高的贷款资金,如股民李先生几年前购置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房子,总价款36万,通过中介评估机构评估价值90万,他从银行获得了62万循环贷款额度,远高于原先购置价。

      还有就是利用“假按揭”手段获取贷款资金,如有的个人投资者通过购买二手房,与卖方相互串通,编造虚假交易合同,故意抬高房价,向银行申请二手房“按揭”贷款,从银行套取更多的贷款资金用于炒股,这种现象有一定的隐蔽性。

      贷款用途难以监控

      个人贷款是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的业务之一,为了做大房贷规模,多家商业银行此前纷纷推出了“转按揭”、“循环贷”等业务,其实质是客户可以从银行将已经归还的房贷再贷出来使用。据了解,目前银行在办理个人贷款时,均能做到手续齐备,明确贷款用途,但由于个人贷款客户有别于对公贷款客户,银行无法查看其具体账目,因此个人贷款资金的确切流向是难以监控的。业内人士也表示,银行只能控制贷款资金不直接流入股市,因为银行不会直接将钱转入客户的银证通账户或者证券公司账户里,但无法阻止客户提现或迂回转账后将资金投入股市。

      个人投资尚需理性

      对商业银行而言,贷款炒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一旦遭遇投资失利,那些依赖炒股获利的个人投资者往往会失去还款来源,即使有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作保障,而由于“假按揭”或抵押物高估等因素,所得款项扣除交易费用后仍不足以清偿债务,银行贷款资金损失就不可避免。

      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贷款炒股的风险更是不可小觑。理财专家提醒个人投资者,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投资者应该在看到收益的同时也注意其中的风险。一旦股市出现大的调整,投资者便有可能投资失利,损失巨大,风险也会在那时浮出水面。

      因而个人投资者要保持理性,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资金,个人用于投资的资金要扣除家庭日常的生活开支,再对余钱做合理的投资安排,不应以赌博的心态做高风险投资,更不可盲目跟风,甚至以贷款从事股票炒作,谨防投资不慎引致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