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开行商业化转型可能造成债券信用风险增加的担忧、央行再次举起加息大旗的预期,以及春节之前资金运用的谨慎有加,凡此种种,都成为机构面对昨日国开行今年发行的首只金融债“缩手缩脚”的原因。这只5年期的金融债发行利率为3.5%,比市场预期的3.1%足足高出40个基点。
根据发行计划,本期债券发行规模200亿元,但最终有效投标总量为200.1亿元,仅比发行规模高出0.1亿元,令本期债券的发行险遭流标,市场的冷淡态度显露无遗。
事实上,造成本期金融债发行行情不佳并非因为大行资金缺位。工行、建行和农行作为认购规模排名前三的承销机构,共中得79亿元承销额。其它机构集体对本期债券的不看好才是造成发行结果令市场大跌眼镜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对国开行商业化转型的考虑成为机构提不起热情的一个原因。从本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传出国开行商业化转型被明确的消息之后,担心国开行发行的债券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变为商业银行金融债,从而造成风险资产权重增加就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福州商业银行交易员林子君认为,这是削弱市场投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国家已经明确了其将转型改革,那就是早晚的事,投资者必然对此有所反应。”某国有银行交易员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除此之外,对于央行加息后手的强烈预期以及春节之前用款压力渐显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对本期债券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在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12月CPI增幅高达2.8%,远超1.9%的预期之后,多次“袭击”市场的加息传闻再次升温,债券收益率曲线趋陡的判断频频出现在投资机构的研究报告,对后续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机构对本期债券的投资谨慎有加。
从供求的角度来看,亦有支持这只金融债意外表现的理由。昆明商业银行交易员彭浩指出,“因为以前发行了不少,机构手头并不缺5年期债券,因此不太愿意拿这只金融债。” 此外相关的是,央行本周一宣布今年将于每周四定期发行3年期央票。市场人士指出,在有效回笼资金的同时,3年期央票的常规化发行将带来短债的供给扩容,也给中短期债券收益率造成了上行压力。
“但是这样的结果显然是超调了。”有交易员指出,昨日的发行只是一个例外,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从资金面情况来看,兴业银行新股发行的申购资金在本周一解冻之后,市场的资金面事实上不紧反松。在一级发行结果超出预期的影响下,昨日二级市场中的中期债券也立即做出反应,其中剩余期限5.6年的02国开11券跌幅高达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