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时事·国内
  • 5:时事·海外
  • 6:观点·评论
  • 7:特别报道
  • 8:时事·天下
  • 9:广告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平安顺利过会 市场期盼复制国寿“赚钱效应”
    中保集团: 打造跨国金融保险集团 择机发A股
    估值应重视保险行业因素
    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李源祥获批出任平安人寿董事长
    关于证券公司2006年年报审计及信息披露有关事宜的通知
    平安回归 汇丰身影不容忽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平安回归 汇丰身影不容忽视
    2007年01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就如当年投资者冲着汇丰去买平安H股情形那般,“汇丰因素”在平安保险此次回归途中已经凸现。

      自2002年汇丰入股平安开始,平安保险成立之初的诸多设想日渐转化为现实。无论是兼并收购,还是引进“海外军团”,汇丰的影子无处不在。平安保险一把手马明哲感慨:“汇丰的技术和经验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它在很多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另外,汇丰在经营银行方面的成熟经验,也使平安保险银行收购战略的速度明显加快。梳理有关公开信息发现,在平安集团广布银行收购网的过程中,汇丰的角色不容忽视。从2003年底协同平安收购福建亚洲银行(现更名“平安银行”),到不久前对平安银行5400万元的增资,再到为收购深商行出谋划策,汇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平安高层对“汇丰角色”曾直言不讳:相比汇丰资金方面的支持,“汇丰经验”似乎更难能可贵。的确,汇丰这个参照物及幕后帮手的出现,带给了平安先进的金融管理技术支持,使平安保险在搭建金融控股集团途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在平安设立全国后援中心、A股上市中,可窥一二。而有了汇丰的力挺,也更加使平安坚定了要走汇丰“金融大超市”的道路。其中,实现三地上市,便是其构建金控平台中的重要一环。

      因为背后有汇丰这张王牌,平安在业内便有了“市场化最成功的保险公司”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影响已在分析师的估值预期中凸显。保险股分析师林先生预测,“汇丰可能会成为投资者选择配售平安保险时的一大参考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到平安保险今后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