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信息披露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国内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13:专版
  • 14:专版
  • 15:专版
  • 16: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信息披露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2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6版:专栏
    中国经济二次转型三位一体
    铜牛的“前世”“后生”
    保险业投资升级的谜底———机构新时代之七
    卡拉这回不OK———决策要考虑执行
    俄罗斯土地改革最难解之“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铜牛的“前世”“后生”
    2007年02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倪金节

      鲲鹏伟业投资管理公司策略分析师

      新年以来铜价已经跌破6000美元,当前正在5500美元上下窄幅震荡,曾经牛气冲天的铜市也没了去年直冲8800美元的不可一世,变得温和而小步慢行起来。在这个时候重新梳理和展望未来铜市场的可能趋势就显得别有一番滋味。

      世纪初由于网络泡沫的破灭和“9·11”事件的打击,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大宗商品市场跌至谷底,但随后由于各国央行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并没有出现不少经济学家所预测的衰退,全球经济保持着年均4%左右的增长。大宗商品市场也随之反弹,铜市在这一波大宗商品牛市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2001年到2005年铜市持续走强,与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带动供求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的基本因素直接相关。的确,这5年供求关系将铜价拉升至5000美元上下,笔者认为基本是理性的。但铜价在去年上半年被翻番猛抬至8800美元的高峰,却更多的是流动性泛滥的力量助堆和中国因素的直接刺激。如果没有近5年世界各国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半年内让十倍杠杆的铜市翻番的行情是难以维系的,当然要是也没有肇始于2005年底的“国储铜事件”,对冲基金们也没有这个动力去拉抬铜价。笔者曾经在去年5月的研究报告中这样归纳这头特大型铜牛的成形原因:供求定律的作用是根本,中国元素的刺激是核心,替代产品的疲软是诱导,对冲基金的恶炒是导线。

      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铜市正在慢慢地度过去年下半年的下跌恐慌期,并且随着其他金属强有力的上扬引致的外部连带效应,再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需求回暖,以及全球流动性泛滥因素依然存在,使得5500美元一线极有可能成为铜价新的底部。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虽然1月25日LME铜库存大增2.7%至203375吨,3年来再次突破20万吨,但与世界经济对铜的巨大需求来看,目前的铜库存依然无法让人乐观。而且更为强劲的推动力可能来自中国因素,伴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近几个月的铜进口大幅度增加,2006年12月中国精铜进口为94659吨,同比增加59%,而且现货市场表现强劲,都让对冲基金经理们相信中国买盘已经开始重新涌入。

      另一方面,其他金属的走强也波及铜市。期镍迭创新高,目前LME镍库存仅有3114吨, 尚不能满足全球一天的消费, 而去年初LME镍库存约为36000吨。与铜市关系更为紧密的期铝,目前从K线形态来看,走势也较为强劲,有重回前期高点的可能。

      当前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人民币持续升值这个因素上,没有了“国储铜事件”的刺激,也没有了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拼命三郎”式的暴炒,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铜价将温和地在6000美元上下区域持续运行的概率最大。在笔者看来,曾经疯癫的铜牛已经被牛主人的缰绳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