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证券
  • 6:金融
  • 7:时事
  • 8:天下
  • 9:上市公司
  • 10:产业·公司
  • 11:书评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T1:大智慧
  • T2:大智慧
  • T3:大智慧
  • T4:大智慧
  • T5:大智慧
  • T6:大智慧
  • T7:大智慧
  • T8:大智慧
  •  
      2007 年 2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大智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大智慧
    [新沙柳家书] 从此不套牢
    调整是积蓄做多能量的过程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7年0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

      应健中

      从小就会唱一首歌:“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咱这股市中人,呵,一个个快成那个王二小了。

      宽幅震荡是很折腾人的,一天上下100点,几乎人人都看得头晕,这市场暴涨暴跌啊,如果我告诉你现在市场每天的波动幅度只有3%左右,也许你就不会感到市场是如此地吓人了。其实,目前的指数波动正陷入这种视觉冲击之中,这种波动在相对数上并不吓人,可在绝对数上却吓死人。

      以前在指数1000点时,一天指数波动30点,人们并没感觉什么,其实这30点的波动幅度也达到3%。同样是3%,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样,一个是指数跌得拦腰一刀时的3%,而另一个是历史天价时的3%,2800点上的3%,所有的人持有的几乎都是可随时获利的筹码,这与在指数低位时持有套牢筹码的心态大不一样。总有一天,我们的股市会涨到5000点、10000点,那时的200点、300点的波动看起来更吓人,其实别怕,一天波动也就是区区的3%。

      震荡市是挺煎熬人的,手中有筹码的,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从形态上看,在2700点至2994点区间堆积着巨量筹码,在这个区间里流通市值换手了六成多,如果此波宽幅震荡盘实了股价的话,向上突破时就不得了,这个区间就会变成地板价,如果在这个区间放了筹码,岂不丢失了后面的大行情,这是一种心态。还有一种心态是就像以前的股谚所说的“久盘必跌”,一旦这个区间盘不住,问题就很严重,这个区间就会变成一个天花板,日后要冲破这个顶部将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一旦这个位置成为顶部,股指毫无疑问地将一路下泻,如果果真出现这个结果,在目前的任何点位离场都是明智的选择。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昨天人们还沉浸在“黄金十年”的遐想中,今天却被这汹涌的抛压吓破了胆,其实,我们依然行进在牛市的大道上,只不过这头牛走得累了,需要歇歇了。去年大盘是一个单边上扬市,而今年的大盘很明显是一个宽幅震荡市,这个宽幅震荡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牛市的趋势,但操作难度却明显提高了,上下都是100点的幅度,既考验着人们的神经,又考验着人们的操作技巧。在这种宽幅震荡市中,踏准节奏,就能来回赚取差价,一旦踏错节奏,会被市场正反耳光反复抽,赔钱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踏准行情的节奏,“一、二、一”,而不要“二、一、二”,你就能在这种震荡市中如鱼得水。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如何看待大盘绩优股的下跌

      桂浩明

      与去年年底时股指大涨但个股走势呈现“二八”现象的状况不同,今年以来股指出现较为明显的滞胀,而个股表现则相当活跃,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股票有所回调,这些回调的股票多半是大盘绩优股,同时也是基金重仓股,也是前期被不少投资咨询机构隆重推荐为2007年的“金股”。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些大盘绩优股的下跌?

      第一,应该承认,这些股票的下跌是有其合理性的,它们前段时期的涨幅都很大,有的甚至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翻番。对于一只流通市值高达几百亿的股票来说,股价在短期内成倍上涨是要消耗大量资金的,在积累大量获利盘的过程中,也推动股指不断攀升。在市场出现恐高心态特别是舆论界大量讨论股市风险的时候,股指面临很大的回调压力,这种压力显然会通过对那些大市值权重股的压制体现出来。大盘绩优股因为涨幅大,自然成为调整的对象。客观而言,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这些股票在价格上台阶后有所回调整理,没什么不正常的,也是很合理的。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看,大盘绩优股的下跌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些股票多为基金重仓持有,一旦基金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时,即便它们对后市很乐观,也有可能迫于资金压力而不得不进行减持。与此同时,毕竟也会有一些基金对后市比较看淡,它们要套现部分股票以回避调整的风险,最容易做的就是集中卖出这些浮动盈利很大的重仓股。另一些基金虽然不准备大量减仓,但会有调整持股结构的考虑,因为很难想象大盘绩优股会像前段时间那样进一步大幅上涨,这种调仓动作自然也成为相关股票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大盘绩优股的下跌实际上是在提示新的投资机会。如果人们还是认为现在股市处于牛市环境中,同时也相信这些大盘绩优股的业绩是真实可靠的,并且有着很好的成长性。那么,这阶段它们的下跌只能被认为是市场主力的一种战术动作,并不表明其真正看坏这些股票。另外,由于流动性充裕的问题继续存在,还有大量资金在等待入市,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其建仓的重点之一就是这些大盘绩优股。这样实际上在提示这些股票的下跌是在为后市提供投资机会。如果说它们的下跌是因为前期上涨得太多太快,那么,大幅回落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为其再度上涨夯实了基础。

      换个角度说,当出现大盘绩优股领跌的状况时,如果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因素,这种行情就不可能长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矫正。现在大家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状况,大盘绩优股下跌对市场的压力很大,但这些股票并没有太多的泡沫,本身又是投资的最好目标,对这种下跌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很显然,只要投资者对股市有信心,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完全应该乐见现在大盘绩优股的下跌,因为可以不断地逢低介入,为操作下一波行情打好基础。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让指数“二千六七”,个股“三千三五”

      李志林(忠言)

      上周三天和本周两天在2930点上方收盘,离3000点仅一步之遥,引来洋人、专家、学者的看空言论,随后沪深股市出现了2005年6月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既然如此,我认为,市场与其逆势蛮干,不如引而不发,围而不歼,淡化突破3000点的冲动,另辟蹊径去实现3000点的目标。

      首先,止步3000点是服从金融领域“稳定健康、安全发展”大局的需要。在过去的一年中,上证综指从1161点涨到2675点,涨幅达130%。尽管其中有很大的指数虚涨成分,但60度斜率的单边上升形态、机构联手对某些大盘权重股背离价值的恶炒,难免给人留下不稳定、不健康、不安全的印象。所以,止步于3000点,大盘以一段时间的横走消化所累积的巨大获利盘,比冲破3000点加速上行后再连续大跳水更有利于消除风险,有利于股市行情的延续。

      其次,近期关于近3000点的股市是否泡沫已多、是否过热、风险是否已大的议论渐多,这需要上市公司用2006年业绩来回答,需要时间来证明。近期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论愈演愈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其中存在着以沪深股市1400多只股票加权平均市盈率与境外股市30多只样本股市盈率作异类比较的误区,存在着以2005年业绩或2006年三季度业绩来统计平均市盈率的不科学成分,但目前平均市盈率究竟是多少,是否泡沫太多,泡沫究竟体现在哪里,谁都说服不了谁,唯有等大部分上市公司年报亮相后才能作出定论。如果上市公司平均业绩真的达到0.35元,平均市盈率真的只有24倍到25倍,“泡沫”论将不攻自破,突破3000点便顺理成章。若现在就急于靠拉大盘股强行突破3000点,泡沫已多的大盘股将抬高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对整个市场,尤其是对基金重仓股及广大投资者手中的中小盘股都没有好处。

      第三,在指数波动中多做几个来回也不失为获利避险的良策。从1月份流动市值换手率80%、平均换手成本达2750点的实际情况看,大盘以2750点为价值中枢上下波动完全有可能。具体而言,当大盘低于2750点时,可一路往下买进,当大盘高于2900点时,可一路往上派发。经历了近期动辄100多点的暴涨和暴跌之后,指数的波动范围将逐渐收窄,最终再选择突破方向。但我相信,有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作后盾,以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这两个不可逆转的主题为动力,突破3000点只是时间而已。

      第四,让“指数二千六七,而让个股达到三千三五”才是上上之策。相对于近几年没有上新股、没有大盘股虚涨成分的深综指至今仍低于2001年6月的665点而言,上证综指2800点的股价不仅低于2001年6月的2245点,而且只相当于1600点至1700点的水平。沪市900多只股票中,十几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具有重组价值、购并价值、注入优质资产价值、高成长价值、股本扩张价值的中小盘股也大量存在。如果大家能对“淡化指数、强化个股”、“弃大盘股重中小盘股”达成共识,在个股发掘上大练内功,完全可以乘指数在2600点至2700点区域盘整时,让大盘股下跌带动指数虚跌,在低指数上寻找个股的空间,尤其是将真正的“三低(低估、低价、低位)一高(成长)”的中小盘个股做到3300点—3500点的水平。此可谓“不图虚名(指数)而图其实(股价)”,也符合2007年“指数是小年而个股是大年”的格局。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拳击手还能站起来吗?

      文兴

      最近股市出现少见的大震荡,且出现在3000点门槛之处,舆论也多以提醒风险、防止泡沫的宣传为主,我们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历来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由于汉字含义广泛,当泡沫两字出现在某些重要官员的讲话中时,其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但笔者认为,此泡沫与彼泡沫是不同的,把这种情况当作某种信号可能更为合适。

      笔者私下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如何迎接终会来到的调整时,试着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在拳击比赛中,当你为其中一位拳手下注时,就会碰到类似股市调整的问题,你是赌他被击倒再站起来的可能性大,还是赌他被击倒无法再站起来的可能性大?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拳击手最终将被击倒,但从概率上分析,拳击手每次倒地后再站起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朋友都明白笔者的用意,即在一轮大的股市升势中,大多数的回调都是调整,而真正造成顶部的回调只有一次!请牢记这一点:形成顶部的回调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为寻找这概率极低的回调而频繁操作吗?答案是明显的。

      这个比喻不但适用于大盘,也适用于个股。当然,牛市中一击而溃之头部太难寻找了,因为牛市是现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合力所造成的结果,这种合力不是突发、短暂的因素,而要改变这个合力的作用方向也不是件容易事。

      再以拳击手的比喻看,拳击手每次重新站起来之际离最终无法再站起来的时刻越来越近,拳击手倒地不起的可能性在增大。这就像我们的股市,每次大跌可能都是调整,还能再创新高,但总有一次是回调,暂时回不来了。(本文作者为上海杰兴投资总经理)

      “减肥药”不改牛市根基

      陆水旗(阿琪)

      进入21世纪后的世界变化真快,就在记忆中还没抹去的不久之前,有关各方一直在抱怨股市市值与GDP之比太低,资产证券化率太低,忧虑储蓄率太高。随着居民金融资产开始从储蓄向各类证券投资转型、股市市值与GDP之比逐渐提升,有些人又担心起泡沫来。

      当前流动性充裕的根本,一是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转型下的“储蓄大搬家”,二是境外热钱的渗透。“搬家”与渗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当前以储蓄利率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已明显低于企业投资回报率和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实际负利率的情况下,单凭提高储备金率或者加息,是不足以有效遏制充裕的流动性的投资冲动的。“世界变化快”,有的方面的变化却不快,正因为提高储备金率或加息还不能抑制社会资金的入市冲动,这就需要运用以往司空见惯的“一揽子”举措,所以,严控信贷资金入市、加快IPO与再融资节奏、舆论风险教育……纷纷出台。“世界变化快”,有的地方的变化又是很快的,这些行情的“减肥药”如果放在以往,行情早已“就地趴下”,投资者早已晕头转向。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如同去年年末的上涨,目前行情的“减肥”更多地体现在几只权重指标股上,“减肥药”对新入市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功效远甚于挤压本来就不大的泡沫的功能。

      “减肥药”功效弱化的原因在于:一是,流动性极度充裕主要是因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转型和境外热钱的渗透,基本上不在“药性”的可控制范围之内。仅是居民储蓄资金的“蚂蚁搬家”就不可小看,我国目前的储蓄总额已近1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十分之一的储蓄资金流入就足以买下近半个市场。二是,虽然目前行情略微有点“虚胖”,但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即可自行消除,2007年、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可望达到20%以上,按2007年盈利计算的A股市盈率可降低到23倍以下,按2008年盈利计算的A股市盈率将不足20倍。因此,行情具备了相当强的“抗药性”。三是,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难以逆转,人民币资产依然是境外热钱眼中最为优质的资产,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转型还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

      因此,一系列“减肥药”本身不能改变国民经济与上市公司盈利稳步增长、人民币升值趋势、人们对金融资产旺盛需求等因素下的牛市根基。在盈利高增长的支持下,A股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回归熊市已不太可能。只是,调控状态下的行情在近一阶段难以再兴奋,经过“减肥药”的风险教育之后,投资者的行为将更趋理性。因此,后市大涨不易,大跌更难,诸多复杂性因素纠缠下的宽幅震荡势将成为常态。在震荡市中,个股机会与风险将远大于指数,投资者做好了是“趟趟乘班车”,做不好则是“正反耳光两面抽”。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