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证券
  • 6:信息披露
  • 7:金融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专版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版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海外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钱沿周刊·互动
  • C11:钱沿周刊·专版
  • C12:钱沿周刊·产品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2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产业·公司
    宝马借百度“精准广告”抢中国市场
    戴尔思重振 创始人痛批官僚主义
    波导手机出口实现“四连冠”
    港企中国地产拟IPO筹资4亿美元
    惠普退出纳市仅为省点“葱姜钱”
    磷矿整合促使矿企与下游化工融合
    手机单向收费全国普及时间未定
    沃尔沃欲弃中国重汽纳东风汽车
    商界“奥斯卡奖”中国区获奖者揭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港企中国地产拟IPO筹资4亿美元
    2007年02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和裕

      

      虽然土地增值税清算对房地产股冲击不小,但在如今资金为王的楼市,开发商仍需要适时抓住股市这根融资的救命稻草。昨天,记者获悉,日前传出IPO消息的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已完成上市前的推介,如不出意外,将在春节后的2月23日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集资额在3至4亿美元。

      来自香港市场的消息显示,由香港富豪汪世忠私人持有的太平协和已经更名为中国地产,并于1月29日开始招股推介,本周则将展开路演,据悉是2月9日公开招股、14日定价、23日挂牌。这一次,中国地产将发行4.5亿股新股,占总股本的25%,其中90%作国际配售、10%作公开发售。

      太平协和在资本市场内的经历并不平坦。有关资料显示,1979年成立的太平协和,以生产液晶显示表起家,1987年在香港上市,后来还拥有协和建设和中华药业(8120.HK)两家上市公司。但由于港股交投清淡等原因,汪世忠于2001年5月和2003年10月相继将协和建设和太平协和私有化。

      而此次通过分拆中国地产重新上市,看来也是汪世忠意欲卷土重来的放手一搏。太平协和曾在2002年3月收购ST运盛(600767)50.45%股权,目的就是借壳上市,大力发展内地房地产市场,但后来将旗下上海康城和南京西路协和世界的资产注入ST运盛的计划却被监管层驳回,无奈撤出的太平协和惟有另寻出路,以继续自己的楼市雄心。

      不过,对于中国地产的发展前景,业内给出的评价可不乐观。上周,中国地产的上市保荐人之一嘉诚亚洲证券的推介报告就显示,该公司目前仅持有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估计仅够2年发展之用。尽管报告中也提及,汪世忠在北京、昆山等地以私人名义持有3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58万平方米,中国地产有权收购这些项目,但需要支付的拆迁、补偿、安置等费用也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