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卢晓平
沈炳熙是在上周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召开的“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上做上述表示的。
目前,只有金融机构托管的企业年金才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自2004年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托管的企业年金先后进入银行间市场以来,截至2006年年底,工行和招行两家在银行间市场托管的企业年金量已达215亿元。
沈炳熙表示,随着建立年金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光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其他许多工商企业也都开始建立年金,因此,放行其他企业的企业年金进入银行间市场就成为必要。他表示,企业年金进入银行间市场仍需作好风险控制,合理选择投资对象。
此前曾有报道称,企业年金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市的有关政策即将出台,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也有望在今年内发布有关政策。据悉,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央行制定的《企业年金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已进入会签阶段,很快就会发布,政策壁垒即将打开。另外,今年劳动部将进行第二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但具体方案尚未出台。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年金将是一个充满创新机会的平台,不管是准入机制也好,还是受托机构来看,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不久这将是银行间市场另一块硝烟弥漫的战场。
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企业年金的规模有近500亿元,再加上以年金名义销售的保险产品有430亿元,企业年金的存量规模有近1000亿元。据有关权威人士预计,年金市场全面推开后,每年的新增规模应在800亿元到1000亿元,10年后将达10000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专家热议如何破除
年金市场发展瓶颈
□本报记者 卢晓平 谢晓冬
什么阻碍了企业年金市场“跑得更快”?不统一的税优政策还是其他原因?在上周六召开的“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上,这一问题再度成为与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须出台全国统一税优政策
“我认为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我们国家企业年金条例,特别是要解决税收优惠的问题,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昨日强调。
刘永富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实行《企业年金施行办法》以来,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已得到了较快发展。仅去年一年,全国企业年金规模就增加200多亿元,有望达到900亿元左右。与之对比,从1991年提出建立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到2000年,这一规模才不到200亿元。
不过,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速度无论是与中国目前庞大的保费市场相比,还是与迅速增长的基金规模相比,都相差很远。许多企业和个人仍在对企业年金进行观望。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认为,导致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目前针对企业年金还缺乏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各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加上有的地区没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很多企业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目前我国发挥税收调控功能还刚刚开始。税制优惠的问题,涉及来源成本问题,如何核算来源成本已经到了要研究的时候。
对此, 国家税务总局法规司副司长李万甫也认为,企业年金市场的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建立健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背景下,全国统一税优的问题要认真研究。
覆盖范围有待扩大
也有专家认为,统一型税优政策并非阻碍企业年金市场快跑的关键因素。要使企业年金得到大发展,降低门槛很重要。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6个省份建立了税优政策。尽管优惠水平各地不一,但覆盖面已相当广泛。一些与会专家认为,企业年金发展乏力的原因不在于税收政策,而是门槛太高,导致制度没有张力。制度没有张力表现在企业年金只能限定在1.8亿城市人口或者是国企职工中,而非正规企业都无法覆盖,还有2亿农民工也很难进来。
此外,市场尚待规范、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偏低、监管分散等也是与会人士强调的一些重要原因。
一位专家表示,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和评定。例如综合审查企业年金管理人的整体能力,在结构上匹配企业年金四类中介资格,实现有效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中国工商银行企业年金中心总经理赵跃则表示,为了保障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希望参与者爱护市场,防止在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秩序混乱,损害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国资委企业分配局局长熊志军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央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他表示,央企建立企业年金要遵循“谨慎起步、量力而行、科学规范、防范风险的原则”。
成思危
个人养老资金入市最好借道基金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卢晓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上周六在“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上表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运用应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寻求保值增值,不要追求很高回报率。如果投资股市要十分谨慎,且最好采取基金这一间接方式进入。
统计显示,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1997年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由于当期支付的压力个人账户被迫挪用,已形成约8000亿元的空账。中央从2005年底开始提出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地区个人交纳的个人账户资金不允许再与统筹资金混账运作,与此同时,财政对个人账户资金缺口进行财政补贴。个人账户资金遂产生保值增值需求。
此前,受相关政策和市场准入的限制,各地与统筹账户资金混账运做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投资方式主要是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年收益仅在2%至3%之间。与之相比,由于可以投资于股票,受惠于去年证券市场的全面飘红,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金收益率却达到6%。其中委托股票投资只占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配置的23.46%,但对整体收益的贡献率却超过了50%。
2个月前,全国(除上海外)七个新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小做实”试点省份,以及首批试点的黑龙江、吉林两省,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正式签署了5年合约。他们将中央下拨九省份用于做实个人账户的财政补贴共计104亿元,委托给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运营,后者承诺3.5%的保底收益率。
成思危称,为养老金保值增值计,可以考虑将该资金委托给规范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但从投资领域来看,仍应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领域。为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丰富债券品种、完善债券的期限结构,在债券市场上推出更多适合养老金投资的产品。
刘永富
企业年金市场需解决五大问题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卢晓平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上表示,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颁布以来,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企业年金的规模2006年底预计能达到900亿元左右。不过,进一步发展企业年金市场仍需解决五大问题。
一是一些公众和企业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仍不够,未意识到建立企业年金对于提高个人保障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推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进来。
二是目前企业年金相关的法律规范效力层次还比较低,由于其函盖面广,需有更高层次的法律制定出来。他建议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国家企业年金条例》,特别是要解决税收优惠的问题,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
三是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仍待加强。企业年金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风险点也很多,需要各个部门,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
四是完善企业年金的市场监管。他表示,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是社保基金运用的首要目标。要建立严格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现场检查,信息披露,定期报告,社会监督等方法加强日常监管,控制运作风险,维护市场的秩序,防止基金出现损失,同时要实现保值增值。
五是要搞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原来经办的企业补充保险向规范的企业年金规范过渡。他透露,目前劳动保障部已决定将原来有社会保险兼办机构管理的保险,移交市场评定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运行,集中精力做好企业年金的工作。该项工作目前正加紧推动,有望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
魏迎宁
保险业经办企业年金优势明显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卢晓平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上表示,保险业经办企业年金优势明显,保监会将进一步促进保险业开展与企业年金有关的业务。同时,他也呼吁重视和研究保险公司开办企业年金业务所碰到的一些问题。
魏迎宁建议有关部门考虑给予团体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他表示,企业团体养老保险也是企业交纳的,主要也是解决基本养老问题的,提高养老保险待遇的一种保险,其性质、保费来源和企业年金基本上一样。他建议考虑给予企业团体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他还建议给予符合条件的寿险公司经办企业年金的资格,同时给予保险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受托人,账户管理人等资格。他还强调,应加强各个监管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
统计显示,从2005年8月至今,共有8家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了企业年金业务。截至2006年12月底,平安养老保险和太平保险养老的客户分别达到了227家和86家,发展比较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