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在本报发表研究报告建议(全文见封九),必须迅速做大做强我国交易所,扩大交易所交易品种和范围,加快整合国内主板市场,推动发展创业板市场,与其他交易所建立跨境合作关系。
这份题为《交易所并购风潮背后的大国博弈》的报告说,目前香港联交所已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最主要场所,从主要交易所通过国际并购来扩展资本市场的世界趋势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未来向香港联交所采取收购行动,并非没有可能,对此应未雨绸缪。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和研究员蒋星辉在报告中指出,20世纪末以来交易所之间的跨国并购明显增多,德国和英国等几个主要欧盟国家之间,以及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围绕交易所的并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交易所的竞争和并购直接影响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该国整体经济实力,交易所国际竞争的趋势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截至目前,我国交易所存在规模小、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尽管我国交易所没有面临直接的并购威胁,但实际上已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因此,应充分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迅速做大做强交易所,推动资本市场整体实力的强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机制。
报告分析说,20世纪末以来全球交易所并购风潮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为追求规模效应的经济因素。交易所的合并在短期内可以减掉昂贵的交易系统的维护费用,同时在交易量、流动性及发现价格能力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例如纽约交易所并购欧洲联合股市,可以获得以伦敦为基地的衍生产品交易市场;而纳斯达克收购伦敦交易所,则可以将市场从高科技企业扩大到蓝筹企业。
二是交易所的公司制组织形式使收购更简便可行,特别是交易所的上市潮流,大大提高了交易所并购的活跃程度。
三是跨境交易所并购背后的大国博弈。政治因素是促进交易所国际并购的重要原因,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载体,是资本市场发挥功能的必要环节,因此,对交易所的争夺是大国之间在资本市场方面的争夺,也是对经济资源的争夺。
从今日起,证监会研究中心将连续在本报发表一系列(共8篇)资本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