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要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时事·海外
  • 10:时事·天下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2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震荡行情有利个股活跃
    节前行情温和震荡是主调
    成交萎缩反弹能量不足
    “谨慎做多”还将延续
    反弹力度有所减弱
    重返30日均线是关键
    市场反弹动力趋弱
    政策面支持大盘走强
    短线反弹空间有限
    在“反复”中 把握好机会
    谁将受益股指期货
    股指将继续温和反弹
    反弹行情将向纵深发展
    低价股中有黄金
    牛市基础:居民理财观的改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牛市基础:居民理财观的改变
    2007年02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陈宪

      

      一不小心,中国基金业步入了九年以来最繁荣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月31日,各类基金资产净值突破了一万亿大关,其中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达到9500亿元,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23%,与此对应的是基金投资者由去年初的300多万名,猛增至800多万名。基金灼热的实质是历史上疯狂郁金香的中国版,还是中国老百姓理财观实现了历史性的一跃?

      基金,美国人的最爱

      美国人的金融理财意识是全球最强的,当然,美国的金融理财工具也是全球最丰富的,有房产、基金、股票、债券和外汇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那么美国人普遍运用的理财工具是什么呢?或者说在美国谁是最大众化的金融理财工具呢?答案是共同基金(即证券投资基金)。据美国投资协会(基金公司的行业组织)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数达9600万人,即平均每3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基民。基金为什么成为美国人的最爱呢?有一则取自实例的基金广告似乎给出答案:一座码头上,有两位境遇一样的搬运工,一位20年中一直坚持用定期定额的方法长期投资基金,另一位即时消费行乐,不作任何投资。结果20年后,长期投资基金的搬运工已驾驶自己的游艇在享受生活;另一位则依然弓着腰做搬运工。

      有人做过统计,最近20年,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15%。

      中国,理财成长的烦恼

      众所周知,中国城市居民理财工具的选择是被动跳跃性的,即储蓄———债券———股票,但是经历了血腥、惨淡的四年熊市,再目睹2006年基金理财的财富效应,必然推动了居民家庭资产结构实施转换,将原来的存款、债券甚至股票资产转换成基金。请想一想,一年期储蓄利率只有2.52%,还要刨掉20%的利息税;国债虽然免税,但目前三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仅2.5%,而去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14.95%,我们东吴旗下的嘉禾基金去年收益率更是达到128%。当然基金实现这样的超额收益率有其偶然性,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开展过寻找1998年基金兴华初始投资者的活动,发现31万多名初始投资者中有6万多人一直持有该基金,到2006年11月底,他们的累计收益回报率超过380%;若继续持有到今年1月中旬,收益率可达440%。

      现行基金的灼热,彰显的是中国老百姓理财观成长的烦恼。

      牛市的社会基础

      居民自发的家庭资产结构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但一旦启动就会形成一种趋势和惯性,力量之大,并非行政管制措施或货币政策所能调控的。管理层所能做的并且欣喜地看到已经在做的就是,大力加强基金投资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这就不难理解2006年以来,出现居民储蓄同比增速持续下降,基金资产迅猛增加,股市市值成倍扩张的景象。

      居民储蓄转换成基金的空间还有多大?不必参照理财经验老辣的美国人的相关数据,也不和激进的香港地区中国人的理财数据作比较。日本与我们最有可比性,一方面日本股市泡沫有过破裂十年的教训,股市投资者出现过断层的惨痛,所以理财方面趋于保守。日本居民金融资产中,储蓄高达60%,纵然如此,其持有投资基金的比例至少相当于居民储蓄10%左右.

      中国基金资产总计1万亿元,占16万亿居民储蓄比例只有6%;按13亿人口算,至少有4亿家庭,即现今只有2%的家庭持有基金。所以可以相信,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居民家庭资产结构中,基金的占比必将继续提高。基金占比上升一个百分点,基金新增资产就是1600个亿,这就是股市牛市最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者系东吴基金管理公司策略研究部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