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要闻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天下
  • 8:上市公司
  • 9:产业·公司
  • 10:书评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T1:大智慧
  • T2:大智慧
  • T3:大智慧
  • T4:大智慧
  • T5:大智慧
  • T6:大智慧
  • T7:大智慧
  • T8:大智慧
  •  
      2007 年 2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大智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大智慧
    [新沙柳家书] 股市的奠基石
    大象睡大觉 猴子称大王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7年02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大暴跌给人的四点启示

      李志林(忠言)

      从1月30日的2980点到2月6日的2541点,短短六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就暴跌了400多点。虽然,暴跌与暴涨一样都有违股市健康稳定的政策取向,但这场暴跌却有助于市场趋于清醒和理智,有助于投资者得到清醒和理性的启示。

      其一、将一年半来的单边上升市强行扭转为箱形震荡市。打开上证综指K线图,人们可发现,在去年7月5日前,大盘是以45度斜率单边上升的,7月5日工行上市后,就成为60度斜率单边上升。9月至12月连拉4根月阳线,尤其是在12月指数涨幅高达27.44%的基础上,1月4日至24日又上涨了11.094%。仅就指数单边式暴涨形态而言,任何人都会有“不健康、不稳定、不安全”的担忧。于是,紧锣密鼓的“泡沫论”的看空舆论终于终结了单边上升市。而当暴跌到2500多点时,暂停了两个月的基金审批又重新开闸,17家主流机构一致质疑“泡沫论”,遂在2541点出现134点的惊天大逆转。从中传达出一个信号: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公布完年报前,股市将在2500点—3000点区间进行箱形震荡,这显然是眼下大多数投资者都能理性接受的现实。

      其二、冷冻泡沫源,将虚涨的指数“退耕还林”。虽然“泡沫论”者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股市泡沫有失偏颇,但能促使市场冷静地思考和寻找泡沫,认为泡沫源主要在大盘金融股,工行和中行市盈率最高达56倍,中国人寿市盈率最高达280倍,并将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迅速抬高到40.2倍。若扣除这三只股票,大盘平均市盈率仅24倍。自2月6日从2541点绝地反击以来,无论是基金,还是机构,或是中小投资者,都能理智地冷冻这三大泡沫源,以防指数再度虚涨,将其虚涨的几百点指数“退耕还林”于市场,在指数小涨的情况下,让大多数股票得到更多的上涨空间甚至创出新高。

      其三、盲目炒新炒大者在牛市中也尝到“割肉”的风险。股谚云“在牛市中割肉输钱是最大的悲哀”。近期,不少新基金、新机构和新股民被深套于大盘权重股中。工行跌幅达33%,中行跌幅达28%,中国人寿跌幅更是高达33%,至今股价仍在上市首日均价38.60元之下,这也就是说,其上市后所有买入者均被一网打尽,近10个交易日抛出的全是割肉盘。这可谓是一场活生生的风险教育。

      其四、进一步确定了“八二”现象是今年股市的常态。去年的“二八”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市场成为资金推动型牛市、指数牛市、二成大盘股牛市,而八成中小盘股的涨幅大多低于指数的涨幅。可以说,前不久舆论界的“泡沫论”的指责主要针对的就是“二八”现象。而在此次400多点的暴跌中,有30%的中小盘股巍然不动,一旦见底回升,“八二”现象更是明显,八成股票涨势惊人。1月份以来,在指数比去年年底略高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却获利20%至30%。即使日前指数离3000点还差10%,但相当多的投资者资金卡已创新高。由此可见,这场暴跌对广大中小投资者非但无损,反而能在低指数上觅得更多的获利机会。

      总之,今年指数是小年,而“三低(低估、低价、低位)一高(成长)”的个股却是大年。轻指数,重个股;轻大盘股,重中小盘成长股;淡化静态业绩,强化题材概念;把握箱体,多做波段;指数二千六七,个股三千三五。这些便是1月的大震荡和2月初的大暴跌使人们得出的清醒和理智的结论。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天量震荡预示着什么

      陆水旗(阿琪)

      今年短短27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成交量共3.3万亿元,日均成交量超过1200亿元,相对于3.1万亿元左右的总流通市值,换手率已经超过100%,从算术意义上看,在27个交易日中流通筹码已全部换手。这么高的换手率反映出市场目前处于极度分歧状态,也预示着行情的三大趋势:一、在极度分歧下,阶段性的行情仍将是拉锯式震荡,震荡的过程会非常复杂和曲折;二、从动态估值和流动性充裕程度看,大盘所处当前区域成为头部的可能性不大,震荡过程中神出鬼没的个股行情仍将会十分活跃;三、市场分歧在经过反复的震荡消化后,一旦预期再度趋同,行情向上突破后将使2600点—3000点之间的天量换手成为底线筹码,其后行情的空间将十分可观。

      天量震荡的过程既是消除市场分歧的过程,也必定是机构投资者战略性调仓的过程,还将是市场投资主题更换的过程。在前期“大象股”行情中,几乎所有的机构对“大象股”都达到了超配的程度,而新年以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在对“大象股”保持必要的常规配置的前提下,已开始“弃大从小”,即减持超额配置部分的“大象股”,增加小盘成长股的配置比例。其原因除了在年报周期内小盘成长股的题材因素更显优越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大盘股直接决定指数走势,在有关部门开始控制市场过热的情况下,大盘股继续上涨是不合时宜的,是当前阻力最大的方向,而小盘股则是阻力最小的方向。因此,在行情的反复震荡中,行情“大”与“小”的结构已经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去年4 季度,“大象股”主导下的上证综指涨幅为49.85%,同期中小板指数的涨幅是10.09%;而新年至今,上证综指的涨幅是0.37%,同期中小板指数的涨幅已达到21.92%。由此可见,经过去年4季度“大象股跳舞”行情之后,“大象股”相对于小盘股的估值优势已有所削弱,新年后的行情已在沿着与去年4季度“只涨指数,不涨个股”的相反方向运行。

      由于“弃大从小”成为机构的新战略,可以预期,“只涨个股,不涨指数”将会延续较长的时间。期间,普通投资者尽可大胆逐鹿于“不看月亮看星星”的个股行情。策略上的重点包括:一、关注在细分行业中居于优势地位、具有成长为大公司潜质、未来2年持续成长性很高、复合PEG水平较低的中小盘股,这类股票是市场一直梦寐以求的“新蓝筹”的重点候选对象;二、利益输送机制下的资产注入、整体上市、收购兼并等,对于这类股票,题材与概念倒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新资产注入后将改变相应上市公司的经营结构、盈利预期及估值标准;三、年报题材的周期性行情机会。

      我们相信,等这一轮“只涨个股,不涨指数”的行情结束,在股指期货“瓜熟未蒂落”、“大象股”再度跳舞之际,将是大盘结束震荡、摆脱重围之时。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吓死胆小的 撑死胆大的

      应健中

      没有什么风险教育比在两周中股指快速下跌453点更为刻骨铭心的了,这种跌势老股民见过,可是刚入市不久的06届新股民却没见过,从满盘恐慌性抛盘和基金的巨额赎回中可见一斑。

      有道是“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关枪”,在这轮大幅下跌行情中,新股民的心理状态最弱,06届新股民和新基民一看到这种跌势早已吓得晕头转向,其实,大炮声响,市场上的老手看到这种行情却高兴得不得了,呵,机会来了。别看跌得惨不忍睹,一天上下100多点,绝对值吓人,但相对值并不吓人,一天也就是区区上下3%的波动幅度,这跟在1000点时上下30点幅度是一样的,怕啥?

      老股民不怕急跌怕阴跌,以前熊市中钝刀子割肉的阴跌那才叫吓人,而如今的急跌也意味着会急涨,上下快速折腾来回,股票差价就拉开了,与市场的情绪反做,大家恐慌时你就大胆买入,大家说要创新高,那你就落袋为安吧。这种宽幅震荡行情是说得好听点的词语,说得俗一点,那就是混水摸鱼行情,新兵会束手无策,而那些在熊市中百炼成精的老兵,在去年上扬单边市中做得战战兢兢,在这种上上下下的享受中却大有用武之地。

      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是本轮调整行情的写照,市场的差价机会在增大,尽管指数开始踌躇不前,个股的机会却层出不穷,本周我们甚至还看到这样一幕从未见过的壮观场面,在周一和周二的指数大幅下探过程中,指数创下本轮调整行情的最低点2541点,可从盘面上看,一片红旗招展,有三分之二的个股上扬,市场的热点快速转移。所以,尽管指数大幅下跌的炮声隆隆,个股行情却异常活跃,这就给短线高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在2700点至2994点之间堆积着内地股市有史以来最密集的成交量,要清洗这个区间的浮动筹码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期间酝酿着个股热点的大转换,风险是涨出来的,而机会则是跌出来的。在这个区间的宽幅震荡中更有较大的差价机会,因此,不必对大盘的调整感到恐慌,一旦这个区间得以盘实之后,那就是横过来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市场的起跳点反而提高了。

      今年股市只走了一个多月,年开盘为2728点,至今为止,摸高2994点,探低2541点,目前的点位正好在高低点的中位区,在这个区位里要消化堆积在这个历史上最大的成交密集区的浮动筹码得花相当大的工夫和时间,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上需要留两手,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进可攻,退可守,来回倒腾差价,还是颇有机会的。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也谈“树大招风”

      文兴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人们总结出的大白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诗人总结的名句;“出头椽子必先烂”,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不管如何表达,都是指别太突出、太引人注目。

      2006年中国内地股市的表现应该说很突出———世界第二,特别引人注意———不仅中国人对此议论纷纷,连老外也在大呼小叫,中国的工商银行也一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银行。一句话,我们的股市可能成为“养壮的猪”、“秀于林之木”和“出头椽子”了,引来批评和指责是不足为奇的。作为股海之中的人们,对这些指责一定会觉得很刺耳,可能也会反驳几句,甚至会反问一句,千点股市时,怎么没见到你们的身影,而股市火了,就要吹冷风?指责股市泡沫论者和反问都解决不了现实问题,那就是我们股市的表现的确突出,的确亮丽。

      来看看老外吧,罗杰斯曾说中国股市如何如何有投资价值,前段时间又讲中国股市处于“泡沫阶段”,市场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但其最新的评论又变成了“中国股市尚称不上是成形的泡沫,但股价的确太高。”罗杰斯的评价也三天两头在变。再看内地的某些经济学家,有些评论总像跟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有“仇”似的,见不得人们赚钱。虽然主观愿望不会是这样,但的确起到了吹冷风的作用。事实上,造成股市上涨的因素并没有变化,调整虽然来临,但牛蹄声声依旧。

      作为投资者而言,倒不必为此耿耿于怀,让他人来说吧,如果有人说了什么,股市就会回到2000点或1000点,那真的说明股市是有泡沫,根本不应涨的,说明股市的确存在调整的内在要求。而冷风过处,板块仍然轮动,个股仍然此起彼落。重要的是,人们必须明白,到股市投资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要弄清楚自己的目的,不管外面吹什么风,跟着市场节奏走是不会错的。谁让股市涨幅那么大呢?谁让工商银行涨成全球第二呢?试想一下,要是2007年中国股市再涨成世界第一,工商银行真的成为全球第一银行,骂的人还会更多。虽然不能由此断言这些人是酸葡萄心理,更何况别人提醒风险有什么错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本文作者为上海杰兴投资总经理)

      可重点关注有整体上市题材的公司

      唐震斌

      在近期大盘调整之际,大部分个股走势不佳,具有整体上市题材的公司却逆势走强,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关注。由此看来,整体上市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随着资金规模的壮大与投资理念的转变,市场对大盘股的承受力已大为增强,大盘蓝筹股逐步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从而为整体上市拓展了市场空间,人们对整体上市由恐惧转变为欢迎。更为重要的是,在股改基本完成之后,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拥有一致的价值评判标准,尤其是股权激励、市值考核等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实,将大股东、流通股股东、管理层等各方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大股东将更关心公司的价值提升、业绩增长、市场形象以及股价表现,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整体上市等方式,逐步将大量的场外优质资产通过证券市场实现资本化、证券化,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杠杆财富效应,获取流动性溢价,从而实现股权价值最大化。当然,中小投资者也能从中分享实质性的利益。

      实现整体上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换股吸收合并,二是定向增发向大股东购置资产。这两种方式虽然在操作上存在差异,但都带有明显的资产重组性质,能够直接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投资价值。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整体上市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资产的完整性,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解决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降低交易费用与管理成本;通过外生性的资产注入,可以促使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快速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公司的基本面,为业绩爆发性增长打下基础;可以完善上市公司的产业链,进一步发挥企业集团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与管理优势,打造出新的产业龙头。

      总而言之,整体上市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业绩增长和估值溢价的双重好处,其股价也将得到市场的充分发现和挖掘。

      目前已有不少拥有优质资产、实力强大的集团公司表示出“整体上市”的意向。由于整体上市开创了新的并购重组模式,有利于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规范证券市场的运行秩序,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产业整合功能,是多赢的市场行为,因此有关部门明确支持整体上市模式,在审批环节上提供了不少方便。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整体上市方案出台,为二级市场提供了重大的投资机遇和想象空间,成为一个全新的市场热点。

      (本文作者为民族证券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