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时事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证券
  • 6:金融
  • 7:专版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海外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钱沿周刊·热点
  • C11:钱沿周刊·产品
  • C12:钱沿周刊·特稿
  • C13:钱沿周刊·特稿
  • C14:钱沿周刊·专版
  • C15:钱沿周刊·专版
  • C16:钱沿周刊·人物
  • C17:艺术财经
  • C18:艺术财经
  • C19:艺术财经
  • C20:艺术财经
  •  
      2007 年 2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财富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财富人生
    中美真实生活面面观
    如何在亲友间借贷
    故事·高潮·泡沫
    重修你的命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美真实生活面面观
    2007年02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逸鸣

      

      本人1988年来美,现已入美国国籍。但仍有一颗赤诚爱国之心,神六升空,奥运国歌一样会荡起做中国人的自豪。多次回国探亲,各种场合所见所闻,网易新闻、论坛所读所感,又叫我见国家之弊病,国人之劣性而感到痛心。今静心持笔,以真实生活对中国和美国社会生活及各方面作一比较,仁智之见,仅供各位参考。

      总体比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美食誉满全球。近年来中国发展之快,令世人瞩目。但总体相比,在社会诸多方面还是落后美国。美国一个世纪前发生的事情,好像正在中国发生。

      中美物价比较

      刚到美国时,常常把美元乘上8,总感觉美国东西真贵。现在呆久了,发现这样思维不正确。一比一地算,才是正确。我们三口之家,一个星期买一次食品及生活用品,平均每个星期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这些包括蔬菜、肉类、牛奶、水果、零食、矿泉水、餐巾纸、洗发水等等。美国工薪阶层穿的衣服大都在几十元左右,鞋也是如此。基本在百元之内。遇到节日打折,有时十几块钱就可以买到像polo 这样牌子的衣服。

      美国离不开车。普通家车如佳美、雅阁车一般是中产阶层年收入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到两万美元可以买一辆很好的佳美或雅阁。在我看来,国内广本雅阁都要比这个贵。我们三部车每月的油费大概在150—200美元之间,每年三部车的保险大概在1600—2000美元之间,这还是因为我小孩年龄在25岁以下,否则会更便宜。在美国参加驾照笔试,只需5美元,参加路考拿驾照只需十几美元。美国大部分的过路收费站都在40—75美分之间。每部车每年的养路费在50美元左右,每部车每年的车检在30美元左右。

      美国人的主要开支是用在购房上。美国各地的房价也相差非常大。从东西两岸居高不下的房价到中西部地区可以接受的价格。我们所在的地区20万美元就可以买一栋装修好的将近200平米的小别墅,还附带可放两部车的车库,外加房子周围的草坪花园。厨房还配备有微波炉、烤箱、自动洗碗机、中央冷暖空调,还有 24小时提供热水的小锅炉,有时还会有外面草坪所用的自动喷水器。

      社会各面

      中国的社会是围绕着一个情字,而今又多了一个钱字。钱、情两字让多少国人丧失了职业道德和做人的良知。我并不奢望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是雷锋的社会。试想我们的医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法官、我们的公仆踏踏实实地遵守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或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尽一位普通公民的职责,有时甚至只是做人应有的一定的准则,当今中国会变成一个多么可爱的国家。小从随地吐痰,大至人命关天,都能反映出人的基本素质。

      在美国经常听人说,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它违背了我的原则。这种原则出于某种道德也好,源自某种宗教也罢,或多或少都是对人的一种约束。中国人觉得老美有时太傻,可中国人有时灵活得叫你目瞪口呆。

      在美国,我在家庭医生诊所里也经常遇见医药代表。他们和护士打过招呼得到允许后进入诊所,把新的样品药放入指定位置。如果医生有时间,会询问一下药效等。他请医生签名,然后离开。当然医生也会收到晚餐邀请。我的医生讲,他一般不会去,不是因为吃了嘴短,而是怕自己胆固醇增高。

      刚来美国的人都会感觉美国特别干净。的确,美国人口少。但即使是人多聚集场合,也不见狼藉。十月份,我和太太参加一个德裔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食品节差不多,人山人海,但地上还是非常干净。前年我和太太在国内一家大城市参加食品节,一个场景令我们非常吃惊,好多垃圾桶都是半空的,而地上却是一片狼藉。

      同中国一样,美国住房也是完全商品化。或租或买完全靠个人收入而定。国内一些地区的房价和我所在城市房价不相上下。但在美国没有任何单位包括公仆机构或教育行业会给予职员补贴或优惠房价。

      在美国注册一家公司只需要100美元左右。公仆们决不会刁难你。美国也有卫生部门来检查餐馆卫生,有如此多中餐馆,还从未听说被人刁难过。

      人与人之间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加之孔孟之道都可以令国人骄傲。孔老夫子早就教悔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看今日之中国、看今日之国人之表现叫人看不出古国的文明,孔孟的风尚。从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到复杂的上下级之间的相处,都体现出一个累字。在美国从学步幼子到银发老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和对不起。从相互开门让路这样的琐事,到不同种族之间不同职业之间的相互尊重,都体现出轻松和谐。有一次我去711小卖店,一个满身又脏又臭的墨西哥人不小心出门时把怀中抱的东西撒落一地,恰巧一位白人女士进门,她便一直站在那儿撑着门,还不时低腰帮助捡东西。我们一家经常去餐馆吃饭,这里没有人对餐馆的服务员吆三喝四,无论是新客人或是老主顾,大家都寒喧几句,有时还开开玩笑唠唠家常。实际上在美国你无论做什么、无论去哪里,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得到做人最基本的尊重。你既要谢谢刚刚替你看过病的医生,也要谢谢帮你在办公室收垃圾的墨裔。你没有必要刻意奉承你的上司,也没有必要在他面前低三下四。公司的总裁也是和员工在同一个咖啡桶里喝咖啡,同一个饭厅里吃饭,下班后同样自己开车回家。当然他开的是奔驰,我开的是丰田。

      美国实行的是陪审制度,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可能被选入陪审团。法官只能帮助陪审团理解法律,无权干涉案件结果。陪审团成员都是随机挑选的。我去过一次初选,到了法庭还不知道会被选入哪个案例。200多个来自不同族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候选人等待入选。行贿受贿的可能几乎为零。我等了一上午,但最后还是没被选中。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只是我的号码没有被计算机选中。

      也许在许多国人的眼里,西方社会道德败坏,性开放,不孝敬老人……可事实好像不是如此。我原来的房子卖给了一个美国人,这位女士把自己公寓卖掉,买下我的房子,就是想和她八十岁的母亲一起住有个照应。美国人在计划结婚之前,是有些随便。但一旦结婚,就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家庭便摆在首位,工作也是次要。很少结了婚的人还会经常去泡吧。和欧洲一些国家相比,美国的电视也非常干净,连骂人的脏话都被删掉。美国大部分州都是禁娼,所有与色情有关的场所都必须在指定的位置,要远离教会、学校。既便如此,他们还是经常遭到一些周边居民的抗议。相比之下,中国反倒是比美国开放得多。我们回国下榻的酒店,从三星到五星,小姐进进出出像是轻车熟路。加之洗头房、洗脚房、卡拉ok、夜总会等场所之多,堪称世界之冠。我们每次在国内用餐,特别是晚上,总会发现一个怪现象:满桌满桌的大都是男人,而很少看见举家用餐的场景。且不论谁买单,难道这些男士都是单身吗?我想大多都已结婚。难道这就是中国文明之一吗?当然不是。难道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家庭吗?我不知道。

      几年前,我去外面就餐不小心,钱包掉了。丢些钱倒是次要,几张信用卡,驾照都在里面,当然是很着急。但回家不久,我的信用卡公司打来电话,说一个美国人捡到了我的钱包,不知如何归还,所以通过他们找到了我。当然第二天我拿回了钱包。三年前,我和太太去三峡,回重庆之前,从宜昌乘大巴去武汉。刚到酒店,我太太发现手上拎的包忘在大巴上。我们马上与客车总站联络,他们说他们找到了我太太的包。我们非常高兴,赶快打的前往。但是我们拿到包之后,却大为失望。里面新买的手机、八百元现金不翼而飞。我们只能自认倒霉,庆幸身份证和回程的机票还在。这班车上除我们之外,还有三位客人。包掉的位置靠近窗边,很难被人发现。我们拿到包,不知是不是应该谢谢交还给我们的司机和售票员———但愿他们像他们说的一样无辜伟大。

      中美还有好多地方可比。以后有时间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