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
1990年以后,我国GDP的潜在增速约为10%,而央行8%的经济增长目标明显低估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其目的是改变目前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方式。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我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动力均十分充足,因而实际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以通货膨胀为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考虑经济增长、就业、流动性等多重指标,尤其是在外汇不断流入背景下,控制流动性的平稳增长是央行的第一要务。因此,虽然央行给出的CPI目标增速要远高于2006年的实际增速,而且在货币政策报告中也指出整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但是在流动性压倒一切的背景下,央行加息空间非常有限。我们不排除年内1-2次加息的可能性,但是相信我国绝对不可能进入加息周期。
中金公司:
1.我们预计2007年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扩大到242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长从基本面上要求人民币有更大幅度的升值,我们判断人民币年底对美元汇率为7.4。
2.通胀抬头和对通胀预期的增强与当前低存款利率形成鲜明对照,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初加息的可能性在增大,我们预计2007年基准利率将上调两次。
3.流动性管理将成为贯穿2007年全年的一个主题,我们判断今年将再有三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结合央行票据发行和可能的财政票据发行,努力将M2增速控制在16%。
4.推行“宽出严进”的外汇管理方针,鼓励企业“走出去”,更多地安排资金“流出去”,国家主动“投出去”,包括组合投资和直接投资。在经常账户顺差难以缩小的现实下,努力缩小资本账户顺差。
长江证券: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了对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关注。我们认为,如果是由于成本推动和粮食价格导致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将会受到很大程度局限,抑制这两种类型通货膨胀还得依赖于供给方面的政策。无论是数量工具还是价格工具的货币政策,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减少需求机制,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对于需求拉动导致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效果。
我们相信,当局的货币政策也将会区别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而对症下药。
国金证券:
受国际农产品价格上升影响,当前的物价水平确实存在一定的上升压力,这是加息的主要动力。但从长期来看,在国际利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下,进一步提高国内利率无疑将加剧外资流入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同时我们相信,投资增速仍然是利率调整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短期内利率提升的动力仍然不够强劲,在1-2月的投资和物价数据出台以后形势将更为明朗。
国信证券:
通胀压力加大使得管理层更倾向于维持当前的宏观调控力度。国内通胀当前主要面临来自需求和成本两方面压力,为防止投资反弹和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管理层将倾向于维持当前的调控力度。
此外,报告中未特别提及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的压力,似乎显示管理层对控制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并无过大担忧。
海通证券:
我们认为,2007年中国将继续面临流通性过剩的压力,其中主要来自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预计管理层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冲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其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主要的政策选择。
申银万国: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写法使市场再次引发加息预期,其实,借流动性过剩时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有意思的是,报告以专栏形式分析了全球的流动性和房地产、证券、黄金、石油等资产价格的上涨。言下之意,中国资产价格只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自然反应,而且相比并不是特别突出,这是不是暗示央行对目前资产价格的表态呢?
平安证券:
2006年货币政策取向更注重采用数量型工具来进行流动性管理,并认为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两种对冲工具管理流动性的方式是可行的。另外,窗口指导也是2006年货币政策取向中的一个要点,2007年不再提窗口指导也表明央行更注重市场化调控。而2007年央行明确提出推动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等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这表明利率工具在2007年的调控作用会比2006年加强。
在汇率政策方面,央行也明确提出汇率要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贡献,这意味着汇率波动区间可能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