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晚开幕的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11日结束,来自40多个国家的政要在“全球危机-全球责任”的主题下,就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国际安全挑战、北约作用及前景、中东和平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伊朗核问题是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与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及以色列的代表在会上进行了激烈交锋。这充分显示,双方缺乏基本的互信。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伊朗一再重申不会制造核武器,保证和平利用核能,但西方国家仍然对伊朗的核技术发展表现出恐慌和不安。由于双方缺乏基本互信,无论断断续续的会谈如何具有“建设性”,也很难有所突破。
伊朗准备重返谈判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兼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11日说,伊朗准备重返谈判,并寻求达成协议来解决该国的核计划问题。
拉里贾尼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说,他在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的信中表示,伊朗准备在“3周之内”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谈判解决所有的重要问题。
拉里贾尼在会议上说,双方需要继续通过谈判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适合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法。他还表示,伊朗准备将铀浓缩活动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1日在德黑兰表示伊朗不会停止铀浓缩活动,但“愿意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谈判”。
拉里贾尼在会议期间会见了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以及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这是自伊朗拒绝联合国安理会去年12月通过有关制裁伊朗的第1737号决议后,拉里贾尼首次与西方国家领导人进行会谈。
孤立政策不利稳定
拉里贾尼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与这些西方代表的会谈具有“建设性”,但双方需要继续谈判以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妥当解决核问题的方法。但对双方如何打破目前谈判僵局的问题,拉里贾尼没有正面回答。
与会的一些西方国家官员认为要解决伊朗核问题,必须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表示,国际社会应当更有耐心地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德国总理默克尔10日在会上表示,伊朗应当无条件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否则将面临国际社会的孤立。她说,国际社会应采取一致行动来阻止伊朗的军事核计划。
对于西方代表在会上的表态,拉里贾尼称,西方推行孤立政策只会导致地区不稳定,而无助于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他重申,伊朗奉行防御性的国家安全理念,从不考虑用军事行动来解决问题,伊朗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他强调,西方国家必须尊重有着不同历史背景的各国的不同文化。
建立互信尚待时日
以色列外长利夫尼9日在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国际社会应当继续向伊朗施压,以促使伊朗核问题得到解决。他说:“以色列一直相信外交努力,但有时候军事行动可能是对外交努力的有益补充。”
对此,拉里贾尼表示,伊朗没有袭击以色列的企图,更不会对欧洲和美国构成威胁。以色列对伊朗的评论只能证明以色列在“侵略黎巴嫩失败”之后将伊朗当成了“假想敌”。
他说,伊朗没有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伊朗十分清楚,一旦伊朗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将会引发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将不利于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他同时指出,联合国核查报告也表明,没有证据证明伊朗在开发核武器。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国家担心拥有核技术的伊朗在未来可能会开发核武器并构成全球威胁。拉里贾尼称,这种“恶意”推测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一位与会美国参议员的发言清楚地表明了西方的担忧。他说,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公开否认二战中的大屠杀,并且宣称应当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国际社会如何信任这样一个国家,又如何放心让这样的国家拥有可能转而生产核武器的核技术呢。
目前,伊朗与西方国家仍表示愿意继续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然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建立互信。现在看来,双方建立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基本互信尚待时日。
中国反对核武扩散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11日在慕尼黑介绍了中国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问题上的立场。
张业遂说,中国坚决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逐步建立起涵盖核、生物、化学、导弹等相关敏感物项和技术及所有军品的完备的出口管制法规体系,颁布和实施了近20项相关法规。上述法规的管制范围与欧盟国家的通行做法基本一致。中国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出口管制部际分工和协调机制,重视出口管制领域的国际合作,并与一些国家开展了情报交流,合理处理相关个案。在国际层面,中国致力于维护国际防扩散法律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防扩散进程。
张业遂说,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亚洲地区不寻求排他性的战略利益,不排斥其他有关大国在本地区的合理存在和利益。中国支持区域内外国家开展安全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安全。(时翔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