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好日子。
已经逝去的农历狗年,留给我们的是一周连续数根阳线,上证指数、深成指、沪深300均创出历史新高。狗年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虽然上证综指对3000点历史高位“浅尝辄止”,但毕竟给今天“开盘”的农历新年股市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
农历狗年留给我们的,还有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中国的资本市场面临历史性的转折。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要求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来优化金融体制,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弹性,要求资本市场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提供有效支持,要求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站在大国崛起的角度,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正在从实业立国过渡到金融富国,从资本短缺国过渡到储蓄过剩国,庞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开始成为繁荣资本市场的澎湃动力。在这种历史性的转型中,如果还是局限于指数的涨跌,市盈率的上下,往往会忽略蔚为壮观的历史场面: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舞台已经搭好。因此,丁亥猪年献给我们的新年礼物,首先是教会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历史视角。
农历狗年的岁末,本报曾连续刊载了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撰写的一批极富洞察力的理论文章:《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英国金融“大爆炸”与伦敦金融城的复兴》、《海外交易所竞争我国潜在上市资源的情况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政府职能定位与金融产业发展》等等。这些文章给人的启迪是发散性的。它的集聚点却是:要站在“地球村”的位置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重要一极。这一角色转换的双重意义在于,它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参与全球性的大国博弈。
(下转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