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指总体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速度却明显放缓。刚刚过去的2月成为近一年来唯一一个没有股权激励计划出台的月份。
自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共有4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2006年9月、10月、11月和12月分别推出4家、6家、3家和7家,而2007年1月仅推出2家。
“我们做方案的一些公司,已经打算暂时放弃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了”,一家中介机构的董事长告诉记者,“因为成本太高,激励对象担心手中的股票期权到期变成一张废纸”。
激励对象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董事会公布激励方案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和前三十个交易日股票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因此如果上市公司股价叠创历史新高,甚至透支未来的盈利能力,势必对以后股价的持续增长造成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激励对象要想以后行权获得收益就需要公司股价涨得更为疯狂。
事实上,近一年来,上证指数已经飙升了120%,不少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大大提高,有的已经处于历史高位,这显然增加了激励对象的激励成本,进而降低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目前唯一一个股票市价低于期权行权价的股权激励方案就是该公司在2007年1月股价处于历史高位时推出的。
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速度放缓除了股价过高导致管理层激励成本骤增外可能还与新会计准则有关。根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期权费用化将增加管理费用进而减少上市公司净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观望气氛,只有等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年报出来后,根据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有关股份支付账务处理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2006年12月颁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实行办法》,该办法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激励幅度,这也在一定程度导致了股权激励推行速度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