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国
对各国的金融史研究者来说,2007年2月27日将是一个怪异的日子,在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之际,中国股市这个与全球其他市场差异极大的半封闭市场,因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导致八成以上股票跌停,并在全球范围内诱发了“蝴蝶效应”:欧美股市、东亚股市、澳洲股市等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市场全线深幅下挫。
这次全球股市暴跌,会不会演化为一场金融危机?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1、世界经济特别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2、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整个基本面对中国股市继续向好形成强大支持,导致市场转折性变化的因素并不存在;3、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应急反应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对市场传闻的及时澄清对稳定市场和稳定人心起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作用。
对中国股市的“蝴蝶效应”,大家已经谈了许多,这里不做展开,但这两天来的市场变化,有三大惨痛教训值得思索。
教训之一是,如果政府对股价指数过度关注会诱使市场行为发生走偏甚至严重走偏。
中国股市的发展与国际股市有一个重要不同点是,政府既是股市发展的促进者,同时又是股市运行的监管者。这种双重角色使中国股市在成长之初就打上了“政策市”的深深烙印。“政策市”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使中国股市的每一次涨跌都和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使市场出现了转折之后,如果管理层对股市的规范化发展措施并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步伐,如果监管理念也没有进行完全到位的重大调整,可能会发生在牛市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理念与监管理念又开始了不断的甚至是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通过种种或明或暗的方式反映出来,就会在市场上引起巨大的波动。
政策不透明甚至通过政策来调节股价指数的起落,就会诱使市场不断地揣模管理层的心态和政策,就会使“小道消息”大行其道,因而特别容易引发“杯弓蛇影”的恐慌心态,导致一只蝴蝶的震颤就可能被放大到足以引发海啸这种现代金融学中所描述的“蝴蝶效应”。
这种“蝴蝶效应”提醒我们,管理层必须尽快建立规范、透明、迅速而有效的政策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把政府监管的重心从关注市场指数转移到关注市场的制度建设上来。股市政策的出台必须经过瞻前顾后的缜密论证。
教训之二是,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市场是最危险的市场。
本次全球股市循环暴跌耐人寻味。对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有关方面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认真研究总结这次事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教训。从本轮暴跌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股市的基础还相当脆弱,中国经济的制度转型还任重道远。危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并蔓延,中国股市必须防患于未然。
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市场是最危险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很难得到正常的和有效的保护。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不但要尽快建立市场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而且还必须尽快健全风险管理工具,没有避险工具和套期保值功能,市场就只能是追涨杀跌,而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和健全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价值投资体系。
教训之三是,开放式基金既可能是牛市形成的助动力量,也可能是市场崩盘的助推力量。
在牛市运行到一定高度之后,市场震荡所引发的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效应”会给市场的运行带来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胁,在开放式基金的已经达到举足轻重的规模以后,开放式基金的这种助涨助跌作用就更不能忽视。因此,中国股市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建设,必须把发展长期和稳定的市场投资者队伍提上日程。
创新型的封闭式基金亟需大力发展,其公司治理结构也必须大大优化;开放式基金的评价和管理体制必须调整,要把长期业绩作为评价开放式基金的客观标准,改变现行的急功近利的短期排名制度和依据这种排名确定新基金发行的对象和额度的做法,引导开放式基金向长期化运行机制转变;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入市的规模要进一步提高,其路子要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比例从5%提高到10%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地予以调整和实施。
稳定的市场发展需要有稳定的股市制度与稳定的股市政策,和谐的社会要求有和谐的经济与和谐的股市。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没有强大的股市就很难有强大的经济,没有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就很难有整个经济的持续进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走到这一步,已经到了强大的中国股市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与机制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和中国资本市场,才能够登高望远、从善如流,也才能让中国股市成为投资者的真正乐园。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