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银监局发布的一份《上海市商业银行个人外汇理财市场发展报告》给正为外币兑人民币持续贬值而烦恼的投资者心头又平添了一丝凉意。报告提醒消费者,这些外汇理财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只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多款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远低于预期。专家表示,投资者购买外汇理财产品一定要正确看待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率,充分认识投资风险,切勿把银行在营销过程中给出的最高预期收益率等同于可能实现的收益率,到头来画饼充饥、空欢喜一场。
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据统计,2007年新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0家中外资商业银行推出了30余款外汇理财产品,从产品介绍来看,它们的收益情况的确充满了诱惑。动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收益率往往让投资者立刻就有了购买的冲动。
虽然收益颇高,但是上海银监局的报告却以数字证据帮助消费者看清了这些诱人数字背后隐藏的风险。“2006年8-11月间到期的2万元一年期的5款产品中,有两款的收益率为2.152%和1.05%,低于同期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水平;某银行已到期的40期汇率挂钩型产品中,有8期产品的实际年收益率小于1%,17期的产品年收益率低于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
该结论得到了相关专家的支持。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外汇交易员覃珊珊经过分析发现,去年部分银行发售的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以失败居多,因为金价出乎市场预期,出现了剧烈波动,那些在设计中约定如果金价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将可获得高额收益率的产品因此而“覆没”,投资人只能获得微不足道的最低收益率,甚至只能拿回本金。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罗志华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指出,银行在产品销售时给出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只是一个理论水平,并不等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实际收益,消费者不应因此产生错觉。
正视风险 看清产品设计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以前,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产品设计。”覃珊珊提醒说,因为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激烈,而且客户群广泛,对于风险和收益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产品。
事实上,进入收益率远低于预期“黑名单”的外汇理财产品多是那些高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类产品近年来成为了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领跑者,市场份额也在步步高升,它们往往将产品的收益情况与某一特定资产的价格波动联系在一起,比如利率挂钩、汇率挂钩、商品挂钩等。
覃珊珊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不妨先看看其所挂钩的指数或者价格的历史走势,再结合产品中的条款,可以简单做出预期收益率能否实现的判断。“举个例子,如果指数的历史平均波动只有5%,那么产品指出要有20%的波动才能获得最高收益,显然实现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投资者就要注意。”
相比之下,那些收益率水平相对较低的固定收益产品安全系数和成功概率更高一些。罗志华表示,如果银行将资金投资于美国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或者进行资金拆借操作,那么到期收益达到预期的把握就要更大,虽然预期收益水平可能不及结构性理财产品那么吸引人眼球,但是操作相对稳健,也一样能够实现让外币增值的目标,应该成为专业知识相对有限的投资者的首选产品。
总而言之,在与银行“交手”的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往往处于信息较少、专业能力有限的弱势地位,因此,擦亮双眼、货比三家、多多咨询理财师就应该成为购买外汇理财产品之前的必修课,这样,手中的外汇资产才能够真正实现保值增值的美好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