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自2月27日“倒春寒”之后,虽然整体上仍在2800点附近的高位区盘旋,但行情具体的演绎方式表现为:题材股表现活跃,权重股与行业主题股疲弱;市场换手量居高不下,短线投机的交易活跃,主题投资与价值投资策略在弱化。因此,行情滞留在高位区拉锯的主要原因,应是在于前期2600-3000点持续天量震荡中,市场资金在此区域盘踞太深;或者说不识股市深浅的来自于储蓄搬家的流动性余波未尽。这一行情特征,提示着行情的结构性调整还会继续深入,行情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均有进一步调整的需求。
行情的回调压力在增大
A股2月27日的下跌,连带国际股市共震,许多投资者据此以为A股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领头羊,境外股市的涨跌将要看A股的脸色,并为此沾沾自喜。但我们认为,这有些牵强附会。固然,A股持续涨升后有其自身的调整要求,但国际股市联袂下跌的原因更可能是日元的加息,以及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可能在年底前陷入衰退的言论。就A股自身来看,绩差题材股在近期得到了普遍炒作,由于其业绩基数较低,股价一涨市盈率就会显著飙升,从而迅速提升了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在2个多月前的同样2700点附近,A股整体市盈率不足30倍,但当前同样点位的市盈率已高于40倍。因此,A股行情的局部性泡沫主要体现在对绩差股的投机炒作上,行情要排挤掉泡沫就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
另外,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7年的GDP预计增长8%左右,这要低于人们原先的预期,按照自上而下的路径,这最终将会影响到公司利润等的微观经济面上。实际上,从3月份开始已经有许多专业机构开始陆续修整原先对公司业绩增长过于乐观的预期。还需关注的是,居民储蓄“大搬家”的流动性因素在春节前后达到了周期性高潮,后期诸如加息、清查违规资金入市等遏止流动性调控措施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而绝不会越来越松。更需关注的是,近期国际股市持续下跌,H股已经先期回落,且跌幅显著,由于A股持续居高不下, A股与H股的价差被越拉越大,如果投资者认同了A股已经与国际股市联动,那实际上意味着真正与国际接轨的H 股估值对A 股潜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难道估值水平高居全球榜首的A股会一直独身其外?
下跌带来优质股买入良机
2006年是基金最幸福的一年,净值大增,基金大卖。但行情若有调整,最为烦恼的也当属基金。如果基金为了避免行情调整的投资风险,采取主动性策略减持或卖出,则其卖出行为的本身对行情起到了打压或者助跌作用,其净值在此期间必然会缩水,在“基民”追涨不买跌的状况下,可能会引发赎回效应。反之,如果有基金投资者认为当前的行情与基金净值已经较高,后期难有更好的表现而采取主动赎回,则基金为应付赎回必然会进行被动性减持或卖出,其净值在卖出过程中也会缩水,进而也可能引发跟风赎回的效应。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来热买基金的绝大多数是不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基金的这种烦恼将更加明显。在3000点以来的回落调整中,基金重仓持有的2006年核心资产股首先出现了领跌态势,如果引发赎回潮,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基金持仓股票的错杀与误杀。之前,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主导下的“二·八”行情一直耿耿于怀,将来,尤其是期指推出后的“二·八”行情仍将会卷土重来。在行情调整与基金赎回的压力下,机构的核心资产股被错杀和误杀,实际上给普通投资者创造了买入优质股,进而优化账户资产结构的机会。需要的只是鉴别错杀股的细心,以及与机构投资者一样拥有优质股后的恒心。
防御性中把握局部机会
当前,投资者需要认识的是,类似于2006年狂放式行情的投资机会是史无前例,也很可能是后无来者的。人们不应以2006年的行情预期、利益诉求、分析思维、投资策略来对待与要求2007年及其以后的行情。 我们在年初曾分析,2007年行情的主旋律很可能是多回合的宽幅度震荡势,多回合震荡必然带来多轮次的局部性行情机会,当然也会带来更多操作不当的风险。因此,在多回合震荡行情中,适当降低预期反而收获多,预期贪婪反而风险大。行情结构性调整的性质首先是调整。因此,后一阶段应注重在防御性前提下寻求局部性主题行情机会的投资策略。值得关注的重点有:(1)范福春在“两会”提出,股指期货将在上半年推出,这使得已经提前调整,估值回落显著的权重股将会再度显现战略资源的价值;(2)两税合并法案即将提交人大讨论,这对那些目前高税负的公司构成显著利好;(3)挖掘股改中曾有业绩、资产注入等承诺条件,当前估值潜力仍未得到表现的股票。
链接:
相关沪深市场行情热点评述请见中国证券网股票频道https://www.cnstock.com/gppd/
三元顾问:量能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国海证券:结构性调整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