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观点·评论
  • 10:财经新闻
  • 11:环球财讯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产业·公司
    家乐福否认印度企业参股传闻
    南汽老总“上书”人大求助政策支持
    华南近九成美资 公司欲进行再投资
    南京菲亚特再度人事变动
    移动信息寻址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中国汽车“登陆” 罗马尼亚市场
    上海文广结盟海尔试水电子消费业
    上海大众全线降价 欲再夺销量冠军
    麦肯锡:中国资产管理市场 2016年有望达1.4兆美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南汽老总“上书”人大求助政策支持
    2007年03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南汽集团旗下的几家汽车企业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 资金面不容乐观 资料图
      希望能得到二三十亿元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本报记者 吴琼

      

      上海和江苏两家企业均购得与英国罗孚汽车相关的技术,但同样英伦血脉却有不同的命运。

      在原罗孚技术基础上,上汽集团下属公司上汽汽车开发的荣威汽车已经奔驰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求更快得到新车、经销商正穿梭往来;而南汽集团却陷入了困境:其新车3月底才能面世,但运作自主品牌的独立法人企业迟迟未能成立。

      据悉,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南汽自主品牌的最大障碍。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南汽名爵项目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建议案》。

      资金缺口巨大

      王浩良提议:希望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获得银行二三十亿的资金,以支持南汽名爵项目。此举被业内视为,南汽集团自主品牌项目将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

      据了解,在5年内,南汽名爵汽车项目将在5年内形成年产20万辆整车、25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规模,并确保每年推出1至2款新车。据王浩良介绍,如实现这一目标,南汽需要耗资35亿元甚至更多。

      此前,南汽集团一直对外表示,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但除去南汽已获得国家进出口银行约5亿元的资金支持,南汽自身“造血机能”有限:除主要盈利机构南京依维柯外,南汽集团旗下的几家汽车企业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业内一直盛传,仅依靠自身力量,南汽名爵项目有巨大的资金缺口。而此次王浩良的建议无形中证实了这一猜测。

      “按照正常逻辑,一个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完成可以凭借自身的资产状况,向当地的银行贷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南汽集团将手伸向了国家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一点,即南汽集团的资产无法令银行信服,无法让银行发放如此大的贷款。”

      自主品牌公司成立遇阻

      由于至今未听闻南汽自主品牌项目获国家批准的消息,因此上海证券报曾向南汽集团高层追问过,但该高层未正面回答。此次,王浩良在介绍名爵项目股东结构时公开表示:“名爵车要造出来了,但母体还没有完全建成。”

      据王浩良介绍,针对名爵项目,南汽集团成立了一个名爵筹备公司,股东以南京地区的国有大企业为主。

      王浩良所说的名爵筹备公司的雏形应为南京名爵实业有限公司。此前,记者获悉:2006年8月,南京名爵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其注册资本金为18亿元,共7家股东:南汽集团4亿元;南京新技术经济开发总公司3.8亿元;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3亿元;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2亿元,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2亿元;南京北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8亿元;南京市浦口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1.4亿元。

      但要使南汽名爵项目尽快达到产销20万辆的规模,所需资金庞大,对资金链的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南汽集团迫切需要引入更多资金,以扩大南京名爵实业有限公司的实力。在这一背景下,王浩良多次表示:南汽的任何平台都可以开放,可以考虑引入各种战略投资者,包括来自其它产业的投资者或金融资本,无论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还是外资都会考虑。

      据王浩良表示:目前,南汽名爵筹备公司正在抓紧筹备董事会,由于筹备公司的几家公司还没有完全确定,但预计时间不会太久。

      记者从其它方面获悉:由于南汽名爵项目耗资巨大,一方面需要引进新股东遇到阻碍;另一方面原部分股东单位因种种考虑无钱投入后续发展资金;此外,加上架构上的一些问题,名爵筹备公司的董事会迟迟无法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