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观点·评论
  • 10:财经新闻
  • 11:环球财讯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版面导读
    长源电力现任独董独立性惹人疑
    陕西金叶董事违规受谴责
    荣智健:中信泰富暂不会A股上市
    两公司 因重大事项停牌
    重庆百货尚无 整体上市方案
    长征电器:高管炒股系家人行为
    黄光裕造势重庆 卖房将像卖家电
    沧州化工2006年度将大幅亏损
    健特生物澄清 资产重组传闻
    黄光裕:胡润把我当商品炒作
    小天鹅A股东偿还垫付对价股份
    新希望拟购千喜鹤31%股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荣智健:中信泰富暂不会A股上市
    2007年03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受益三大主业,公司去年收益大涨107%

      □本报记者 于兵兵

      

      中信泰富集团主席荣智健昨天表示,中信泰富暂不会回到内地A股上市

      中信泰富(0267·HK)昨天发布了截至去年12月底的全年业绩报告,在当天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中信泰富集团主席荣智健表示,因为公司具有红筹与蓝筹的双重身份,在目前法规限制下,还不被允许回到A股上市。此前,在放宽红筹股回归内地股市的消息传出后,中信泰富能否回归A股成为市场关注点之一。

      受益于钢铁、矿业和房地产三大主营业务,中信泰富去年收益82.72亿港元,相比上年度的39.89亿港元收益,升幅达107%,每股盈利3.77港元。

      根据年报,公司全年业绩增长的最大亮点为特钢制造业,总收益同比上升65%。通过此前的收购,公司目前旗下拥有江阴特钢、湖北新冶钢及大冶特钢等遍布华东、华中、华北的三大特钢生产基地,特钢产能超过700万吨。

      当被问及中信泰富是否有计划分拆特殊钢业务上市时,荣智健称,由于公司资金充裕,暂时没有考虑。

      房地产方面,公司去年物业租售盈利率同比增长84%至23.02亿港元。去年初,公司出售香港又一城项目50%股份,套现61.8亿港元。此外,公司在航空、发电、隧道、环保等基建业务上取得较好收益,导致全年营业额达到470.49亿港元,相比上年度265.64亿港元,上升了77%。

      荣智健表示,中信泰富未来将继续专注钢铁生产、矿业开发及内地物业发展、基建项目为主的核心业务。今年资本性开支约为60亿至70亿港元,将以投资内地市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