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观点·评论
  • 10:财经新闻
  • 11:环球财讯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观点·评论
    不要搞“打到底线的竞争”
    房价成本公开有利于抑制投机
    “确实不应该”收的 查询费何不叫停?
    加息:幅度不会大 次数不会多
    预算报告审议形同虚设 根子在于没公开
    理清股东账户:打击非法庄家当务之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确实不应该”收的 查询费何不叫停?
    2007年03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陈君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撰写的《关于停止跨行查询收费的再建议》得到5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面对如潮的争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跨行查询的费用,确实不应该向老百姓收。”

      现在的问题在于,既然郭树清董事长也认为“确实不应该向老百姓收”,何不带头停止收取跨行查询费呢?事实上,银行系统对跨行查询收费一事一直态度消极。去年6月,黄细花就和陈雪英等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跨行查询需要听证的建议。然而,银监会在超过法定时间两个多月的今年3月才给予答复,同时查询费照收不误。

      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弊端。其一,法律依据。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李晓方说:“当初消费者与银行签订办卡合同时,其中并没有写到查询要收费这个事项。银行现在说收就收,实际上是单方面修改合同,是不合法的。”我国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银行单方面收取跨行查询费存在法律障碍。

      其二,我国银联面临着强劲竞争对手Visa和万事达等巨头的挑战,在Visa和万事达不惜血本,通过各种方式赢得中国消费者好感的情况下,与民意相悖的跨行查询收费无疑在削减国内银行在民众心目中的好感。

      其三,在公众所使用的诸多银行卡当中,有大量没有使用的沉淀资金,这些资金累积起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些沉淀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利息都被银行获取,并且这些沉淀资金可以被银行拿去发放贷款换取更高收益。银行仅从这部分沉淀资金中获取的利润就远远超过跨行查询收取的查询费。

      跨行查询收费从收取到现在,银行业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裸露在公众的面前。全国人大代表李晓方直言,国有商业银行任意向消费者“开刀”收费,是抛弃企业社会责任、丧失公益心的表现,其本质是变相侵害公民的财产权益。全国人大代表傅勇林更是认为,四大商业银行跨行查询的收费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可以肯定,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民众对跨行查询收费的质疑和批评持续时间越久,对银行形象的损害就越大。

      跨行查询费在违逆民心甚至在屡遭民众批评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地收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的短视和固执。在我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的大背景下,民心是最大的资源,这种资源的丢失可能迫使银行将来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