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4版:基金投资
    今年一季度基金与“牛股”无缘
    “大火煮”到“文火炖” 新基金募集放缓
    休养生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一季度基金与“牛股”无缘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都市股份今年累计涨幅达299%,名列A股第一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周宏

      

      基金和牛股似乎天然应该是有些关联的,今年则不然。来自上海证券报基金周刊的统计是,今年年初以来涨幅最大的十只股票中,除了一只股票有基金小量参与外。其他九大牛股的最近一期流通股东名单中,均无基金名头现身。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将这个名单放大今年涨幅前二十名,这个状况也没有太大改变。基金主动参与过的股票,恰好从1家增加到2家。继续保持“十中取一”的概率。今年一季度,基金是铁定旁落牛股了。这个情况恐怕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了。

      217%:十大牛股猛涨

      来自今年的统计显示,尽管A股市场自二月份以来就有点“上下两难”的味道,但是,今年以来十大牛股的涨幅还是让人咋舌。

      本报基金周刊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十只股票的平均上涨幅度达到217%,也就是说,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的市值大多翻了三倍以上。远远超过上证指数同期9.53%的涨幅。而截至上周末,2007年度总共也就刚过去了47个交易日。

      单个股票的数字更加令人吃惊。统计显示,今年涨幅最大的股票———都市股份,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到299%(据Wind数据统计),第二名*ST天龙,累计涨幅是235%,第三名江苏舜天的累计涨幅也是235%。而前十名中,最后一个S*ST深泰的今年累计涨幅也达到了187%,市场荣宠可谓备至。

      1家: 基金几乎全数错过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今年A股市场的十大牛股(都市股份、*ST天龙、江苏舜天、杭萧钢构、S前锋、方兴科技、莱钢股份、S*ST华塑、名流置业、S*ST深泰)中,基金有参与的仅只有一个股票———排名第七的莱钢股份,现身的也只有一个基金———华夏大盘(该基金同时也在今年以来净值排名第一)。除此以外,其他基金基本没有参与上述10只股票的投资。

      如果扩大视野到涨幅前20只的股票中,情况也没有太大好转。今年以来,排名第十一至第二十位的股票分别是(截至上周末),安信信托、海马股份、S*ST海纳、香梨股份、*ST金珠、鑫富药业、泰达股份、舒卡股份、工大高新、*ST科健。

      在上述股票中,除了按照基金契约必须投资鑫富药业的中小板ETF基金之外,只有泰达股份的股东名单上出现了基金主动投资的迹象,南方基金旗下的5只基金及社保组合投资成为了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

      动力:个人投资者“挤出”?

      那么投资这些牛股的人是谁呢?

      答案竟然是———“个人投资者”和一些其他结构。

      咋一看,今年一季度中最有投资眼光的竟然是一些个人投资者。今年涨幅最大的10只股票里,竟然有7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个人投资者。其中,有5只,自从2006年初以来就从来没有机构投资者进入过十大股东名单。

      剩下的两只股票“更牛”。在2季度末,曾经出现了机构“扎堆”入驻的情况。但最终,这些机构都在行情真正的“主升浪”来临前全部出局。比如,国泰系基金投资的名流置业,还有平安保险等机构买入过的江苏舜天。

      与之相反,一些其他机构则成功的抓住这波行情。这其中有主动型的,比如中国人寿之于都市股份,德邦证券之于安信信托。也有被动型的:比如2003年就投资了S*ST华塑的广东证券。

      单单就股东名单上的变化,发生在十大牛股身上的,更象是个“挤出效应”。个人投资者和其他机构对于基金的“挤出”。

      原因:小盘或者重组股?

      不过,追根究底,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这些公司的独特基本面。

      来自本报基金专刊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的十大牛股有以下特点。

      一、盘小。最新的十大牛股,平均的流通市值只有14亿元(同期,A股市场平均水平是24亿元)。十大牛股中,流通市值在10亿元以上的微型股有4家。而在20亿元以上的仅仅只有1家。

      前二十名的牛股中,平均流通市值依然骗低,只有18亿元。而且分布明显不均衡。流通市值最大的泰达股份,占据了前二十大股票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偏巧,泰达股份是唯一有基金集体入驻的股票。流动性问题,对于规模日大的基金来说,显然是要考虑的。

      二、ST股多。前二十家公司中总共有6家ST股票。其中五家属于不重组就要被摘牌的*ST股票,这样的“绝境重生”,对于公司基本面把握不大的基金来说,或许参与的难度就会大一些。

      三、起点低。很多股票的历史市盈率处于居高不下,或者是负值的状态。

      未来:市场话语权还有争夺

      展望未来,基金对于市场的话语权依然有很大的争夺实力,以往历史显示,基金每每在下半年发力,引领市场的走向。从去年下半年的情况看,基金几乎一手囊括前十大股票。而今年一季度的旁落,或许正是市场风向“轮流转”的自然结果。

      另外,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诸如基金在一季度已经参与了这些股票的投资等等。当然,对于广大基金持有人来说,还有一种比较糟糕的可能,就是上述的情况持续较长时间,进而使得市场的格局再度发生变化。水无常势,这些可能都是存在的。

      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20个股票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今年以来涨幅(%)

    600837     都市股份    299.14

    600234     *ST天龙     235.31

    600287     江苏舜天    235.18

    600477     杭萧钢构    223.80

    600733     S前锋     206.67

    600552     方兴科技    197.73

    600102     莱钢股份    197.56

    000509     S*ST华塑    195.81

    000667     名流置业    188.20

    000034     S*ST深泰    187.18

    600816     安信信托    182.88

    000572     海马股份    181.40

    000925     S*ST海纳    174.60

    600506     香梨股份    172.10

    600773     *ST金珠     172.10

    002019     鑫富药业    171.03

    000652     泰达股份    169.22

    000584     舒卡股份    168.42

    600701     工大高新    167.35

    000035     *ST科健     1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