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研究院
    保尔森笑容后面藏着金融博弈
    70年前, 托尼在华研究农村
    工具岂能当结论
    温和加息: 中国央行不愿引起市场震荡
    次级贷款风险不大会波及美整体经济
    ■多声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声道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多声道

      提高消费率须调整分配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谢伏瞻(国家统计局局长)17日在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消费率下降不是国内需求下降造成外部需求增加,而是要素价格扭曲造成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失衡致使资源流出,降低了国内居民收入占比而影响了内需。我国近几年消费率下降有通货膨胀因素,同时投资的提高也挤占了消费增长。提高消费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是降低经常项目顺差或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另外,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政府所占比重上升和居民所占比重下降,降低了居民消费需求。因此,要提高我国消费需求(消费率),就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总体格局,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降低城镇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

      股市稳健发展

      增强了央行加息信心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17日向新浪财经表示,央行此次加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流动性在不断增加,这引起国家的担心;其次是最新的CPI数据,2月增长2.7%,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判断是,今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会有上涨;第三是股市走势比较稳健,大跌后没有一蹶不振。央行此次加息对股市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借钱炒股的人并不是太多,多数机构与个人还是用自己的资金炒股。

      是中国在补贴美国

      斯蒂芬·罗奇(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在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作报告时说,美国对华贸易失衡是国内储蓄不足带来的苦果,单纯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不能解决美国或中国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要弄清楚究竟谁在补贴谁。中国买入美元资产,这意味着中国正补贴着美国利率;同样,中国在产品方面也在向美国提供补贴。

      改进与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已成必然

      汪光焘(建设部部长)3月13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专访时说,改进与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已成必然。第一个规范是要在承认历史现实的基础上规范服务对象;第二个规范是要规范建设标准,即要向中低偏下收入人倾斜,希望面积也往下降,以80平方米以下为主;第三个规范是要规范管理方式,我们知道收入的管理是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关键环节,我认为规范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自己诚实地申报,第二个社会公示公认,第三个必要的行政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