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上证研究院
    中国就业问题:超越经济的全面挑战
    ■看点
    ■编余
    为自主创业充分就业打开一系列体制枷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自主创业充分就业打开一系列体制枷锁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 邓聿文 柳拯

      从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看,只有倚靠服务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失业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蔡昉的研究,如果政府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测算,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这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极大。国际经验也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根估计,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远多于第二产业,其中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是其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倍至3倍。

      但实际上,中国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前不久发布的2007《财经蓝皮书》,2005年中国服务业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为31.4%,而且大部分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那么,是什么因素妨碍了中国服务业发展?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是就业者的观念问题,比如城市下岗工人不愿做那些脏苦累的活,所以强调就业者要转变观念。固然存在观念问题,但我们认为,主要不是就业者观念,而是政府管理部门的很多思想观念,以及体制政策和具体办法等,直接阻碍了服务业和非公经济发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服务业和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但在国有经济长期垄断服务部门的情况下,服务业创造就业的能力却在大幅下降。这从新增就业总数可看出来,在“九五”期间,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八五”期间下降了一半。“十五”期间较“九五”虽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很慢。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城镇国有经济在新兴产业中比重,明显高于国有经济中就业所占城镇就业比重,也大大高于制造业的就业比重。近两年国有经济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牢牢占据着垄断地位。这与发达国家中诸多服务业部分都已私人化或民营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国有经济长期垄断大多数服务部门,既难以有效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也不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所以,我们应该重申这样一个理念:创造就业的核心是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的发展在于打破垄断和开放市场。有关研究表明,旅游业、银行和保险服务业、建筑业、教科文卫服务业和公用事业等市场一旦开放,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就业需求。

      总之,中国服务业之所以会落后,这与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进程较快及第二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能否打破国家垄断和政府包办,去掉种种对私人和民营企业的歧视性制度障碍,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去冒险和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为就业创造一个自由流动的宽松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推动创业来促进就业,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应成为解决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主攻方向。

      但是,鼓励投资、鼓励创业和鼓励自我就业,以及发展自由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需要政府给足政策,用更加宽松的政策、较低的税负率和更少的行政管理环节等措施来促进就业。

      这表明,解决目前中国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花大力气,千方百计在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把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扩大就业更好结合起来,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多种灵活形式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税收金融、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