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失文物追索任重道远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圣谕
|
展览共分为英国与欧洲、英国与中东南亚、英国与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英国与中国四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包括了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乾坤生意图》、《牡丹蝴蝶写生图》、皂石《关帝雕像》等十余件“华裔”血统的传世之宝。而这些遗失两百多年的文物在“回家探亲”之后将连同其他展品一同再次飘落异乡。稍有文化民族感的人为能在家门口看到自己国家漂泊海外的文物而高兴的同时,也为此感叹:为什么不能将这些文物永远留在中国?
其实故宫博物院之前已经考虑到国人的感情,而将来华的文物限定在1830年之前,也就是说此次展览的“华裔”文物都是以正常的渠道流失在海外的。此举也是有意避开敏感的话题。但是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流失海外文物的追踪意识越来越强,甚至组织“海外淘宝兵团”东渡日本,将2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购买回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散失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数目庞大,单靠民间自发的追宝行动,所做的只不过是泰山一角。
国家近些年对于海外文物的追索也作出了很大努力,例如米芾《研山铭》等一批重要国宝的回归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努力分不开。但是就目前来讲手法还很单一,多以购买为主。就世界范围来看,文物应不应该归还其原属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不过是各说各理,争无定论。但是已有博物馆无偿将文物归还其原属国的先例,例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同意将一件名为洛尼奥斯双耳杯的古希腊瓶子(大都会博物馆以10亿美元购进这件作品)归还意大利,原因是这件作品出土于罗马附近。中国能否通过谈判的方式追回自己的文物,大概需要做的事还很多,或许需要几代人艰辛的努力,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