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7版:高手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7版:高手博客
    利空锤炼双底 三千三百点在望
    看不懂与牛市不赚钱
    多空对决
    上证博客热门日志人气榜
    通过“大象”股的表现看中期调整的可能性
    股票操作的一大技巧———反大众心理
    大盘强势上扬 头肩顶说不攻自破
    牛市中的利空皆可转化为利好
    围绕2994点的争夺战即将打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票操作的一大技巧———反大众心理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在股票操作的领域里,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则———要实行与一般大众心理相违背的反向操作,即在大众一片乐观声中应该警惕,在大众一片悲观时要勇于承接。这是因为大众大都是“追涨杀跌”的。

      从炒股理论上说,股价愈涨,风险愈高,然而大众却愈有信心;股价愈跌,风险愈低,但一般投资者却愈来愈担心。对投资者而言,如何在投机狂热高涨时保持理智的研判以及在大众恐惧害怕时仍保持足够的信心,对投资能否获利关系甚大。

      在股市波动幅度比较小的时候,更可显示出反大众心理操作的重要性。例如在1987年年初,台湾地区的许多经济学者或经济专家均认为台币升值,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势必会受到拖累,间接地使经济增长减缓,反映在股市中,将会一季比一季淡,一季比一季差。然而结果是股市连创新高,到了9月份更加狂涨不止,就在这大众一片看好、股市眼看就要将突破5000点之际,厄运降临,股市大幅挫落,加上美国股市暴跌的影响,台湾股市跌幅超过50%。1989年年初,一些专家学者预测经济成长率将减缓,股市将仅是跌深反弹而已,没想到股市却再创新高。这些现象均显示股市的走向往往与大众的心理背道而驰。

      主力往往采取与一般大众心理相反的操作方式,例如在技术面显示大盘破底、大众一片悲观而杀出时,主力却大力买进,在技术上穿过头部;大众一片乐观而抢进时,主力又大举卖出,以此进行调节。

      既然要与一般大众反向操作,就必须了解大众的心理,下列指标可供参考:

      投资顾问的意见。大多数投资顾问都鼓励客户逢低买进,、逢高卖出,然而,现实中许多例子都显示,投资顾问经常作出相反的建议,因此,当大多数投资顾问对后市看法乐观时,行情往往临近顶峰,大多数投资顾问看法悲观时,行情往往接近谷底。

      共同基金持有现金的比例。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持有现金增多,表明股价要下跌,持有现金减少,表明股价要上涨。因此基金持有现金的比例可作为一个指标,当现金持有比例非常高时,往往股价已接近谷底,反之,现金持有比例非常低时,股价常接近顶点。另外,共同基金中的现金持有量与前三个月累积赎回数之比例亦可作为参考,基金在股价下跌时有赎回的压力,因此若现金持有量与前三个月累积要求赎回数比例大于8倍时,基金赎回的压力较小,当此比例小于或等于8倍时,少量的现金(购买能力较小)与较大的卖压常常会导致股价下挫。

      券商营业部中的人气是否兴旺。如果券商营业部以往沸腾不已,如今门可罗雀,且投资客无视行情好坏,漠不关心股价的开跌,在下棋聊天。书报摊上有关股票操作方面的书籍卖不出去,此时股价通常已跌至谷底。反之,当人气沸腾、一开盘股票便全面出现涨停的情况,此时股价通常接近高峰,宜减少持股或退出观望。有两句股市俗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乃最佳的写照。大众不凑热闹时,才是购买的时机。

      总而言之,投资股票除了要了解基本分析及K 线分析之外,大众的心理亦须加以研究,成功的投资者通常是特立独行、行事固执的投资人。

      (股坛老马)

      欲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http://mahuanhuan.blog.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