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
    今日视频·在线
    重上三千,会否再演“一日游”行情
    新股民与老股民
    适时把握热点切换机会
    “期指效应”正在成为推动力
    十佳分析师指数
    上证网友指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指效应”正在成为推动力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安信证券 张德良

      期待中的加息打破了市场僵局,特别是金融板块带领下的权重蓝筹股重新转强,开始冲破3000点附近的震荡阴影。行情正在股指期货、注资整合、增量基金、业绩增长等多重预期效应推动下步入新台阶。

      权重蓝筹成为抢夺对象

      近期消息面因素众多,如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期货交易条例以及存贷款利率上调等,相比而言,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对中短期走势影响最大。境外市场实证表明,无论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背景下,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标的指数都有一个明显的“期指效应”,但影响仅是短期效应,而不改变原有趋势。

      假定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在5-6月推出,那么近期指数表现似乎正在演绎“期指效应”。今年1月份以来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蓝筹股步入调整,经过二个多月的有效调整,目前股价估值再度进入中期可接受区域。按照先扬后抑的期指效应,短期权重蓝筹股将步入上涨周期,相应的指数也将再创新高。创新高后将步入期指效应的后半部分,形成一次重要高位的可能性极高。

      另外,从估值角度看,权重蓝筹股经过一轮有效调整后,估值极限目标普遍有40%-50%的上涨空间。在期指预期、业绩增长、注资整合以及增量基金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把这个可以看见的空间完全消化是有可能的。换一个角度,当股价真的如期到达预期估值极限目标后,市场也会利用做空股指来锁定已实现的利润。

      金融地产再度成为领涨主线

      回顾本轮行情热点演变,可以清晰发现金融地产是推动大盘的核心主线。在上证指数从千点附近回升至1300点附近期间,正是人民币升值题材推动金融地产股率先创出历史新高,并引导大盘逐步走出长期弱势运行格局。接着,金融地产股进入调整,而有色金属板块等受产品价格影响而飙升。进入2006年下半年,以万科、招行为核心的金融地产再度转强,特别是工商银行上市后,金融地产直接领导了上证指数从1800点至2800点的飙升行情。今年1月以来,金融地产股持续调整,而S股的股改重组以及其他注资整合成长题材全面活跃。

      从目前看,重组整合题材股显然处于“过热”状态,而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整,金融地产股再度显示其估值优势。实际上,已有不少优势地产股已悄然创出新高,金融板块中的中信证券也创出新高,浦发银行等银行股持续活跃。从盘口价量配合以及近期股价持续异动来看,金融地产板块已全面启动。

      始于998点以来的本轮行情中,已领导前两轮重要上涨波段的金融地产板块,目前正处于领导第三轮上涨波段的前夕。巧合的是,目前的基本面因素如企业所得税、股指期货等均对金融板块构成不同角度或不同程度的支持,特别是从未来业绩增长趋势上看,金融板块又是明朗的板块,充分调整后的股价正在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

      随着指数再创新高,会有更多资金进场,权重蓝筹股将会得到大多数资金的认同,上涨将更为迅速。然而,大部分权重蓝筹股创出新高的时候,反而应注意风险。短期策略上,显然应该是积极参与刚处于启动初期的权重蓝筹股,重点则是金融地产股;而一批二线蓝筹股,由于市值相对较低,其弹性更好,也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