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产业·公司
    业内称谷歌正在开发上网手机
    阿里巴巴:已准备好随时上市
    首款涡轮增压自主品牌轿车问世
    日产汽车将削减日本国内产量
    大众计划向亚太 推出新型小轿车
    粤港成立“软件出口联盟”
    日本光盘生产商加速业务调整
    “西酒东进”严重冲击国内葡萄酒业
    前十位家电品牌 市场占有率达78%
    借牛市东风 多家车企欲近两年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牛市东风 多家车企欲近两年上市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吴琼

      

      与一片惨淡的国际汽车巨头相比,近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茁壮了众多中国汽车企业。近年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少中国汽车企业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记者获悉:多家中国排名前十位的汽车集团拟在近两年上市。但由于各家汽车公司的情况不同,哪部分资产上市?到哪个市场上市?如何上市?何时上市?这一系列问题仍在各家公司的设计中。

      继上海汽车集团整体上市后,其余几家国内知名的汽车企业也加快了资本运作的步伐。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工业汽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一汽集团”)、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北京汽车工业控股公司(简称“北汽控股”)、奇瑞汽车的高层均透露出公司打算上市的想法。

      “这股涌动的汽车企业上市潮,一方面出于企业对于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授意。”中信证券汽车分析师李春波表示。

      近期中国政府将自主创新放在新高度,并极力鼓励国内轿车生产企业开发自主品牌,但研发、生产、打造自主品牌轿车均需要投入巨资。以德国著名的豪华车企业———宝马为例,其研发一辆车的成本相当高昂,在研发中甚至会碰撞100辆车作试验。这样巨额的投入,依靠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的自身造血显然无法支撑,而银行贷款也是有成本的,因此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较于央企,地方性汽车企业上市冲动更迫切。”国泰君安汽车分析师张欣表示,“在鼓励央企进行行业重组的背景下,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不甘于被兼并,会迅速地选择上市做大这条路上。”

      记者从投行人士获悉:按照目前中国A股上市的正常路径,排名前十位的一些汽车企业不存在政策上和通道上的难度。只要改制成股份制公司、并经过券商辅导、符合条件后即可由券商保荐上市。通常从券商申报至正式获准IPO发行股票,只需要3个月至5个月。而且近年来,辅导期也有所松动,较此前规定的1年大为缩短,具体时间变为视情况而定。

      “从惯例来看,整车企业通过IPO途径上市,会选择上海交易所。”李春波表示,“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发行股本通常在1亿股以下;1亿股以上的公司通常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另外,高科技公司多选择在深交所上市,汽车零部件公司也较多选择在深交所上市。”

      “至于中国汽车企业何时上市,到哪里上市?这些问题因人而异。”张欣表示,“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问题,选择IPO或者借壳上市,这些目前都说不清。”

      记者从其他途径获知,多数企业希望趁着这轮牛市的高潮上市,卖个好价钱。因此有消息称,广汽集团希望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上市。但未得到广汽集团的证实。

      汽车企业的上市也倍受资本市场关注。毕竟,在过去的一年内,已上市的汽车企业股价暴涨: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去年股价上涨一倍多,远高于恒生指数同期34%的涨幅;国内上市公司长安汽车去年涨幅超过2倍,亦高于同期深圳综合指数的涨幅。而且2006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超过700万辆,同比增长25%。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看好中国汽车公司已经为外界所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