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要闻
    唐双宁:中小银行今年案件双降20%
    2月份全国大中城市新房价涨5.9%
    周正庆:当前股市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
    上海前两月房产开发投资涨16.6%
    33家公司今集中披露年报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 制度存六大不足
    上海证监局三大要求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周正庆:当前股市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接封一)周正庆说,要贯彻和落实好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建设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就必须结合前几年的发展历史,对当前资本市场进行正确的分析,进而更好地对未来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判断。

      在周正庆看来,资本市场2006年的转折是由五个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和正确的政策决策,这是出现转折性变化的首要原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这一提法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史上是第一次。随后,“国九条”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后续的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都是对这一战略方针的具体落实。

      其次,法律环境的完善显然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周正庆认为,2005年12月,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全面修订,对不利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影响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某些限制性规定做了适当调整。“如果没有证券法的修改,把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列入法律规定范围,保险等方面的合规资金就不可能进入股市;若不是对逐步实施综合经营留下法律空间,商业银行也不可能逐步进入资本市场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开展与证券相关的业务;修订后的证券法对融资融券、金融衍生工具等也都留下了法律空间。”

      第三,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东的并存,同股不同权,相互干扰的不正常局面,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第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资本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比较宽松,使前两年资本市场资金短缺的状况逐渐扭转。同时,广大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增长,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第五,资本市场规范程度和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也是促使股市走出低迷的重要原因。

      “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重大转折性变化,是多方面努力的成果,是长期以来不断加强和深化各方面改革的结果。它得来不易,更加值得珍惜。”周正庆强调。

      当前股市不存在严重泡沫

      今年2月27日,沪深股市创下十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由此,引发了一些人对当前资本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质疑。对此,周正庆认为,“如果据此就说股市有了严重泡沫,出了大问题,甚至说什么搞不好就会崩盘了,这是对市场缺乏全面分析作出的错误判断。2月27日的大跌,只是市场内在机制所作的一次回调。”

      周正庆说,“股票是虚拟资本,股票价格的波动是经常存在的,资本市场存在某些泡沫现象也是正常的。只要有资本市场,就会有泡沫存在。只要不是严重的泡沫,就不会威胁到市场自身的健康发展。2月27日是市场对指数冲高必然的回调,只不过由于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加之受某些人过分渲染‘中国股市存在严重泡沫’,市场上又流行某些谣言,等等,以致使这次回调的反映有些过度罢了。”

      事实上,大跌之后的第二天市场又出现大幅反弹,目前市场还处在一个调整消化阶段。他提醒道,广大投资者要对一些人士的言论辩证的分析,不要盲从。不管是国内权威,还是国外专家,也都还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正确的观点。

      在周正庆看来,从去年以来,我国股市的上涨是一种恢复性增长,2006年底上证指数达到2600点,剔除由于指数计算方式造成的400点左右的虚增后,也就在2200点左右,与2001年6月的水平基本持平。不过,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这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股指增长确实快了些。周正庆认为,“对这个现象不能忽视,但调整必须用经济的手段进行市场化的调节,而不能采用行政性的打压手段。”

      “总体而言,当前的股市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周正庆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四年的低迷状态,如果在去年仍没有出现转折,任其发展下去,由此将给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随着证券公司全面亏损,必然引发股民挤兑保证金的风潮,从而带来金融系统性的风险。由于持续低迷,资本市场的功能难以继续发挥,从2001年开始A股筹资功能逐步萎缩,2005年全年仅融资57亿,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股市筹资功能无法实现,其他功能更无从谈起,资本市场就这样被逐步边缘化了。所以说,持续低迷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如今股市出现转折摆脱低迷,加快发展步伐,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好事。当然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波动,股市有升必有降,这是市场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对此要有清醒地认识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市场稳步发展,避免大起大落

      采访中,周正庆一再提到,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的资本市场。“转折后的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支持作用,2006年,国内市场筹资达2432亿,再加上H股、红筹股达到5490亿;随着改革的深化,一批蓝筹股在国内纷纷成功上市。”

      “2006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挥功能最好的一年。面对出现的转折,我们要抓住机遇,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断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要保持市场稳定、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周正庆强调指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就下一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出了部署,“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股票、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监管”。

      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呢?周正庆建议,“越是发展的时候,越要依法监管。”但是,监管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搞运动式的监管。对于那些弄虚作假、内幕交易和黑庄现象,必须进行严厉查处。“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私募基金又开始活跃起来,对此,建议要让它们浮出水面,明确一个主管部门进行管理。”

      “与一些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投资者素质不够高,监管体系也不够成熟,必须对新入市的投资者加强风险教育。要让他们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政策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在谈到资本市场下一步的发展时,周正庆强调,在探索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上,我们还需要下功夫。特别是,“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需要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将来公司发债券,也要公开透明,以市场化为导向。”

      采访结束之际,周正庆向记者表示,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正确决策,依法治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整个“十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的资本市场必然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