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首批4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在华开业。这距《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正式生效同时也是首批8家外资银行提出转制申请的时间刚好3个月。
据了解,昨天获批的4家外资法人银行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这4家外资法人银行将在完成工商登记等法定手续后正式对外营业。
根据《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规定,开业后的外资法人银行可以从事全面外汇和人民币业务,包括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外国银行分行将主要从事全面外汇业务以及对公司和机构客户的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可以按照自愿和商业原则,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定位,自主选择在华商业存在形式。
在发布《细则》时,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将为外国银行分行改制为外商独资银行和申请经营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如果符合相关条件,一般可在3个月内得到获准。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方反应积极,在华业务规模位居前列的外资银行都在积极筹备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截至目前,已有12家外资银行获准将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外资法人银行。
除汇前述4家法人银行已获准开业外,其余8家正在进行改制筹建的外资银行为: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永亨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其中,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将改制后的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注册地选择在北京,永亨银行将改制后的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注册地选择在深圳,其余10家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注册地选择在上海。
此外,南洋商业银行、中信嘉华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也分别向中国银监会提出将其中国境内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的申请,中国银监会正在受理其申请。
■四家银行反应
东亚:4月底开设本地居民人民币账户
东亚银行总经理兼中国业务部主管余学强昨日在沪向记者表示,该行本地子银行预计将于下月初正式营业,随后将逐步申请各项本地居民人民币业务。“本地居民真正能够在东亚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大概在4月下旬。”
“东亚银行不会对任何客户设置门槛,即使只存100元,我们也欢迎。”余学强称,对外资银行来说,开展本地人民币业务是从零开始,而且今天的低端客户,未来就可能是中、高端客户。
余学强,东亚已经对发行借记卡和信用卡做好了充分准备,待《银行卡管理条例》等监管政策推出后,就能尽早向本地居民推出发卡业务。
东亚称,该行本地子银行于浦东设立总部,开业后将继承东亚银行现有的内地银行和金融业务网络。其中,东亚银行上海分行将保留为从事外汇批发业务的分行,而其余内地分、支行则改制为东亚银行(中国)的分支行,同时东亚银行(中国)将于上海新设一家分行。
对于将来拓展业务所需的人民币资金来源,余学强表示,5年内达到75%的贷存比监管指标应该没有问题。“未来1、2年内,本地居民存款将占到东亚总的人民币资金来源的10%~20%。”
内地营业网点方面,余学强介绍,“到2010年底,内地总网点数量将会达到100家以上。”员工方面,东亚今年将新招800~1000人。
渣打:不在中国保留分行
渣打银行称,转制后新的本地法人银行将注册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符合监管法规的情况下,新法人银行将于在下个月内取代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在国内运作的所有分行。
据悉,在转制过程中,渣打将会把所有的业务从目前渣打分行网络转制到新的子银行,即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将由渣打集团全资拥有,总部将设于上海,并将在渣打现有网络所覆盖的城市设立分行。“基于这样的策略,我们将不会在中国保留一家外资银行分行,或入账分行。”渣打在一份申明中表示。
“在监管机构批准的前提下,到2007年年底,渣打希望能把分、支行网点数量增至40个。”渣打银行表示。
汇丰:已确定所有董事人选
汇丰的子银行将取名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由母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郑海泉将出任“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主席。现任汇丰中国业务总裁翁富泽将出任“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此外,所有董事人选已经确定。
郑海泉表示,该行在上海注册成立法人银行。“中国是汇丰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认为本地注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汇丰成立于香港和上海,142年从未间断在中国的服务。
翁富泽认为,汇丰在中国始终致力于为本地客户提供更广泛的银行服务。获得银监会本地注册的批准成为这种努力的里程碑。“我们希望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完成工商注册后,尽快开张营业。”
花旗:未来几周内正式开业
花旗银行表示,转制开业后,该行将向中国境内公民提供全线的人民币零售业务及财富管理服务,同时享受与中资银行相似的待遇。花旗预计在未来几周内正式作为本地注册的银行开展业务。
对此,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施瑞德表示,该行对有机会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感到满意。“我们将不断把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带入中国,为中国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和良好的体验。”(夏峰)
■中资行表态
不惧人才“挖角”
□本报记者 夏峰
对于来自外资银行人才争夺压力,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军向记者表示,中资银行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稳定员工队伍。“企业通过加薪等手段来留住人才的空间有限,关键是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员工有不断上升的成就感,以此稳定员工队伍。”刘建军说。
德勤管理咨询(上海)主管合伙人施能自向记者表示,从短期来看,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发展重点将是网络铺设和人才招募。“最初对中资银行的冲击,主要是人才的流失,包括现有专业人才的流失和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招募。”
一家国内股份制银行的上海分行行长向记者表示,过去几个月内,行内员工经常接到猎头公司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尽快加盟外资银行,而开出的薪酬加码要比中资银行来得高。“这些情况都说明外资银行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该人士表示,中资银行员工在考虑薪酬“诱惑”时,还会更多地考虑发展前景、工作压力等,所以不会盲目跳槽。
■专家观点
短期内冲击不大
□本报记者 苗燕
3个月的时间内,银监会为外资银行改制设立了绿色通道,并完成了转制审批。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评价说,总的来说,这要归功于银监会的积极推动。
不过,郭田勇认为,外资法人银行的开业,短期内不会对中资行产生过大的压力。
郭田勇说:“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中国银行业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冲击一开始不一定能显现的出来。”但他随后指出,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冲击程度会越来越大。
“外资银行从进入一个国家的市场到被这个国家的居民所接受的时间大约要5-8年。”郭田勇表示,所以短期威胁不大。
不过,据了解,目前多家外资行已经开始研发人民币的金融产品。不少银行在开业后,带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或许也将随之推出。郭田勇指出,外资行不断推出新产品,必然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果中国的银行不加快创新的脚步,随着外资行的发展,他们拿走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
郭田勇认为,从外资行在中国业务发展看,会先做中间业务,如高端客户的理财等。然后可能会针对高端客户推一些金融服务,如按揭贷款。而随着网点的增加,客户面会展开,中低端客户会不断增加,随后扩展到中小企业贷款。最后,随着竞争的加强,也不排除与国有商业银行抢夺大型企业客户。
外资行“第二梯队”加紧准备
□本报记者 夏峰
除了首批获准转制的4家外资银行外,目前还有8家外资银行正处于筹备阶段,它们分别是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永亨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荷兰银行向记者表示,注册成为内地法人银行的筹备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过程中,希望在未来几周内就能获得银监会的验收通过。“在筹备法人银行的过程中,荷银始终将投入充足资源以保证业务稳妥,持续经营放在首位,并保证客户利益不受任何影响,顺利过渡转制期。”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于数周前接到开始筹建本地子银行的批文,目前正在加紧准备相关工作。“待筹建工作结束后,就将申请银监会的验收。”该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