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时事·海外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时事·天下
    身陷伊战困局 布什承认取胜“十分困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身陷伊战困局 布什承认取胜“十分困难”
    2007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伊战给伊拉克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资料图
      3月17日,反战人士高举标语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反战游行 新华社图
      伊拉克前副总统拉马丹 新华社图
      美国,是伊拉克战争的主导者。战争2003年3月20日爆发,美国军队3个星期后轻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将近8个月后捕获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美国政府一度以胜者自居。然而,4年之后,巴格达成为美军官兵伤心地,伊拉克成为政治暴力旋涡……美国政府再难把握时局,美国国会有意为撤回官兵设定时限,几乎无人妄言在伊拉克取得“胜利”。

      就在伊拉克战争4周年到来之际,布什19日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明确承认,尽管伊战已进行了4年,但要取胜“十分困难”,而最近实施的增兵计划要显出成效也需要时间。

      一场不道德的战争

      美大城市掀起反战浪潮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2003年2月15日,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呼吁以和平方式化解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临战危局。但是,战争依然在巴格达当地时间3月20日凌晨以美军空袭开始。此后,每年将近3月20日,都成为一些西方国家民众谴责战争、声张和平的时机。

      值得注意之处在于,西方国家民众的反战声势在战争爆发前最高,伊战一周年得以延续,以后规模逐渐缩小,美国民众历年来参与程度相对较小。

      然而,这一趋势在伊战四周年前夕发生逆转。3月17日和18日,星期六和星期日,美国民众连续两天在首都华盛顿、第一大城市纽约、第二大城市洛杉矶以及旧金山和波特兰等地发动示威,规模各不相同,参加者在数万人和数千人之间。

      19日,星期一,伊战四周年前夕,示威在纽约和旧金山继续,两地分别有44人和57人被捕,小规模反战活动同时扩散至美国其他一些中小城市。

      “这不是一场让人感到陌生的左翼运动,而是民众在发出呼声,”引领纽约示威队伍的好莱坞男演员兼导演蒂姆·罗宾斯告诉一名法新社记者。“美国民众希望这场战争结束……停止这场不道德的战争!”

      一场毁形象的战争

      “盟友”逐渐从伊撤军

      美国以外,规模最大的反战示威1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爆发,将近10万名示威者不仅要求美军撤出伊拉克,还要求美国关闭阿富汗战争开始后在古巴关塔那摩设立的监狱。

      前任西班牙政府作为美国政府的“盟友”,2003年3月支持并参与发动伊拉克战争。将近一年后的2004年3月11日,马德里公交系统遭系列自杀爆炸袭击,致使191人丧生,促使民众在3天后的选举中抛弃前任执政党,也促使现任西班牙政府从伊拉克撤军。

      伊战爆发至今,美国的多数“盟友”逐渐从伊拉克撤回军队,美国的国际形象不断恶化。

      “(伊战)影响极具破坏性,”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理查德·艾肯伯格17日告诉一名路透社记者,“无论以什么标准衡量,美国在国外所处的地位现在都处于历史最低点,在欧洲如此,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如此。”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当政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就此发表谈话,认为“(现任美国政府)事实上耗费了我们(美国的)可信度,我们(美国的)合法性甚至我们(美国)作为大国享有的(国际)尊重,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状况”。

      一场失人心的战争

      布什支持率下降达60%

      在美国国内,2001年承受“9·11”恐怖袭击之后不久,民众对布什的支持率高达90%,因而促成联邦政府情报和应急机构整合,形成了国土安全部。

      即使是在“9·11”事件发生大约一个月以后针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发动阿富汗战争以后,布什依然享有相当高的国内支持率以及国外传统政治“盟友”、尤其是西欧国家的支持。

      然而,战争借口因为在伊拉克境内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遭戳穿,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内虐待囚徒而激起阿拉伯国家民愤,加之美军伤亡日渐增加、战争费用大幅度上升,使伊战在国内和国外越发不得人心。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民众对布什的支持率不断下降,时下仅超过30%。 现在,美国政坛上执政的共和党人与在野的民主党人之间原有的党派纷争,在伊战催化下,更趋激烈。

      毫无疑问,伊战4年后,白宫可以列举些许局部“进展”,但难以在全局范围内自称是胜者。

      (徐勇 杨晴川 潘云召)

      ■新闻观察

      伊战加速世界经济权力分配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已经持续四年的伊拉克战争,到底花了美国人多少钱?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比尔姆斯帮布什政府算了笔账:迄今为止的直接军费开支就达5000亿美元,加上为赴伊士兵提供的医保和伤残补贴等费用,还有战争可能间接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最终美国为伊战付出的代价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

      如此高昂的代价,却并没有给美国人和伊拉克人民带来看得见的好处。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的石油巨头在依然动荡不定的伊拉克可捞到的“油水”,还是个未知数。而那些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时欢呼雀跃的伊拉克民众,也并未体会到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有的甚至每况愈下。更重要的是,美国久久困于伊战,直接促成了世界经济权力的重新分配。

      经济倒退 伊老百姓开始后悔

      四年前布什政府执意发动对伊战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要“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如今,萨达姆政权早已轰然倒下,其本人也已被处决,但当初欢庆自由的伊拉克民众,却并未迎来美国承诺的民主、自由和富裕,反而是无休止的血腥暴力、派别争斗以及倒退了的生存状态。

      美国《纽约时报》曾援引美国参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伊拉克目前的石油生产、电力供应、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都比战前更差。伊全国日平均供电一度不到12小时,住房、供水和医疗等无法得到保障,半数以上居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有数据显示,1979年,伊拉克人均收入一度与意大利持平,而到萨达姆政权垮台时,伊拉克的国内生产总值则下降到贫穷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成为全世界债务最沉重的国家。

      “伊拉克本来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国家之一,但现在却成了恐怖事件不断的又一个混乱之地。”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牛犁对记者说。他分析说,伊拉克的工业体系在战争中已被彻底摧毁,需要从头再来。更关键的是,作为伊拉克生命线的石油产业,也因为战争而遭受了沉痛打击。

      伊拉克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1993年就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在战前,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约在300万桶左右。但由于石油设施受战争和其他人为破坏,加上维护和重建不善,去年早些时候,伊拉克石油出口一度降至每天110万桶。

      据世界银行统计,伊拉克经济在2003年的增长率低至-41.30%。得益于战后重建带来的需求以及西方解除对伊禁运,2004年伊拉克经济取得了46.50%的增长。但总体来看,伊拉克的经济重建进展十分缓慢。尽管战后国际社会曾承诺向伊提供数百亿美元的重建援助资金,但迄今尚未完全到位。在已到位的美国拨款中,由于反美武装活动频繁,其中有一半用于镇压反美武装等军事项目,许多原本用于恢复电力、石油、卫生和排水设施的资金被“挪用”。目前,伊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重建项目仍有数百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劳民伤财 美国经济深受拖累

      伊拉克没有出现布什政府承诺的繁荣,而美国自身似乎也没有从伊战中捞到任何实在的好处。不仅如此,持续数年的劳民伤财的战争,还给美国的总体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析说,美国之所以顶着巨大压力发起对伊战争,除了政治上要推进美式民主和价值观之外,经济利益当然也是重要的考虑,特别是看中了伊拉克的油气资源。不过,至少现在看来,美国要想挣伊拉克的“油钱”,恐怕还得等一段时间。今年早些时候,伊拉克通过了新的石油法,为西方石油公司大举进军伊拉克打开了大门。

      伊战以来,伊拉克北部通往土耳其的输油管道由于频繁遭到人为破坏,几乎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而南部港口的石油出口,也由于天气和运输原因不时中断,在当前伊拉克社会秩序混乱的环境下,石油走私和偷盗行为也非常猖獗。“别说是欧美的石油企业了,连伊拉克本地的石油公司也不能正常开展生产。”牛犁说。伊石油官员透露,仅在2005年,伊各地就发生了186起针对石油基础设施的破坏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2.5亿美元。

      “油钱”没怎么捞到,但国际油价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开打而一路飙升,从2003年3月时的每桶30美元左右,冲到了去年最高的78.4美元,现在也还维持在60美元左右的高位。

      “油价上涨尽管对美国的石油集团有利,但对于美国的总体经济来说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王勇表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其去年全年8567亿美元的创纪录经常账逆差中,原油进口“贡献”了很大一块。

      专家指出,尽管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该国经济增长近年来仍维持在超过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但高油价还是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去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一度高达5.6%,但随后滑落至仅为2.6%,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也仅有2.2%。

      美联社日前就撰文指出,就绝对经济实力而言,美国完全有能力承受此次伊拉克战争。但是,如果考虑到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社保负担日益加重等多种不利因素,久拖不决的伊战仍然是未来10年内美国面临的一大财政难题。

      重新分配 全球经济格局悄变

      此外,专家指出,从更深一层的意义来说,布什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中东,特别是伊拉克,这恰恰促成了世界经济权力的重新分配,而美国的相对经济影响力则大大削弱。

      王勇指出,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缓慢衰落,俄、印等大国经济却日渐崛起。同时,油价的不断上涨,也使得那些掌握着大量资源的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如俄罗斯及一些中东国家等。

      据世行统计,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速分别为3.06%、4.20%、3.50%和3.3%,而同期印度经济增长分别高达8.28%、8.53%、8.53%和9.2%,俄罗斯的经济增速也在7%左右的高水平。

      也许是看到了近年来印、俄等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影响力不断提升,美国也开始有所动作。“现在,布什政府正在忙于重新部署,以提升国际影响力。”王勇说。以亚洲为例,美国正在积极与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而在美国的“后院”南美,布什本月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次官方访问。

      ■新闻链接

      美伊再演“政治秀”

      四周年绞死拉马丹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20日说,萨达姆政权时期的副总统拉马丹已于当天凌晨被绞死。

      拉马丹是第四名被处决的伊拉克前政权高官,他行刑的日子恰逢伊拉克战争爆发四周年,这样的安排很难说是巧合。美联社记者卡西姆·阿卜杜勒-扎赫拉认为,面对在伊拉克乱象丛生的局面,拉马丹的死刑成为美伊当局的“政治工具”。

      刑前递交亲笔遗嘱

      拉马丹被处决的地点位于巴格达北部的一座监狱。在萨达姆执政时期,那里是伊拉克军事情报总部,现在则被改建成一座伊拉克军警的基地。

      此前,拉马丹一直由驻伊美军负责看押。在行刑前一小时,美军将拉马丹移交给伊拉克当局。

      一名目睹行刑经过的伊拉克总理办公室官员向美联社记者详细讲述了行刑过程。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并没有目睹行刑过程,但是一个由总理办公室官员、法官、检察官、司法部和内政部官员及法医组成的小组监督行刑。

      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拉马丹在行刑前将他亲笔书写的遗嘱交给了一名在场的辩护律师。但是他没有透露遗嘱的内容。

      这名官员说,拉马丹看上去有些恐惧,并称自己感到有些后悔。

      但是辩护律师巴迪亚·阿里夫说,拉马丹被行刑前非常平静,只是请求家人和朋友为他祈祷,并表示自己并不害怕死亡。

      安葬在萨达姆墓旁

      为了避免行刑时再次出现身首异处的惨剧,行刑官首先秤了拉马丹的体重,然后确定绞索长度。这样“细心”的安排在处决伊拉克前政权高官中还是第一次。

      伊拉克官员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行刑过程中再次出现身首异处的惨剧。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同母异父的兄弟巴尔赞·易卜拉欣被处决时,由于绞索过长,导致巴尔赞从绞架下坠时力量过大,脖子被彻底绞断。

      法新社援引伊拉克官员的话说,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3时0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8时05分),拉马丹被绞死。行刑过程“很顺利”,没有出现意外。

      整个行刑过程都被摄像机拍摄下来。拉马丹的遗体将在20日晚些时候被移交给他的家人。

      拉马丹的儿子艾哈迈德·拉马丹在也门首都萨那接受“半岛”电视台的电话采访时证实了父亲被处决的消息。

      “这不是行刑,这是政治谋杀。”艾哈迈德·拉马丹说。他同时表示,拉马丹的遗体将被安葬在提克里特,距离萨达姆的墓地不远。

      下一个高官会是谁

      拉马丹被执行死刑后,“杜贾尔村案”中4名被伊拉克高等法庭判处死刑的前政权高官都已经死亡。

      萨达姆被伊高等法庭宣判在杜贾尔村案中犯有反人类罪,已于去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老萨同母异父的兄弟、前情报部门负责人巴尔赞·易卜拉欣·提克里提和伊拉克前革命法庭首席法官阿瓦德·班达尔后来也被处以绞刑。

      下一个可能被送上绞刑架的前政权高官会是谁呢?伊拉克官员认为,有可能是目前正在审理的“安法勒案”的被告之一、萨达姆的表弟阿里·哈桑·马吉德。

      马吉德被西方媒体称为“化学阿里”。根据伊高等法庭的指控,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伊拉克政府在伊北部地区发动“安法勒”行动,镇压库尔德族反政府武装活动,造成约10万名库尔德人死亡,马吉德在指挥行动时使用了毒气。如果伊高等法院裁定马吉德面临的反人类罪和谋杀罪等指控成立,那么他也很可能被处以死刑。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美伊当局为稳定伊拉克局势,为伊拉克战争正名,对萨达姆政权采取了大规模清算行动,众多的前政权高官面临审判。这些沦为阶下囚的前政权政要成为美伊当局手中的棋子,对他们的审判和处决也成为“政治工具”。

      萨达姆被宣判死刑的时间正好是在去年美国中期选举前夕,被各方普遍视为给共和党“拉票”的“政治秀”。此次拉马丹被执行死刑的时间正好是伊拉克战争爆发4周年,成为美伊当局展示“战果”的手段,并试图以此转移外界对伊拉克战后四年乱象丛生的关注。(冯俊扬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