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和欧洲媒体21日报道,从上周起到现在,一直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忙碌的俄罗斯核专家、工程师和工人突然撤离,在短短几天内分批直飞莫斯科。奥地利新闻社20日报道说,俄罗斯在布什尔核电项目中投入了2000名技术、工程和专业人员,上周返回莫斯科的人员占其中“相当一部分”。俄罗斯原子能署一位发言人最近证实,俄撤出工程人员的原因是伊方拖欠支付款。而伊朗则否认拖欠工程款,并称俄罗斯的做法是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那么,俄罗斯此前为何顶着压力为伊朗建核电站?而现在为何又突然撤走专家呢?
意外:俄核专家突然撤离
一名欧洲外交官和一名美国外交官透露说,俄罗斯专家走得非常突然:“前一天晚上还在跟伊朗方面讨论工程进展,第二天和未来一周的工作安排,可第二天早晨9时,也就是平时交换班的时间,突然看到俄罗斯专家们个个铁青着脸从各自的宿舍里走出来,在负责官员的带领下,拎包集合列队向伊朗同行道别,并且话说得十分官式:‘奉公司领导的命令,我们暂时回莫斯科轮班!’然后也不移交任何的工作,扭头就登车,直奔附近的机场,与稍早前飞抵那里‘送补给’的俄罗斯军方运输机会合,登机后直飞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原子能署官员谢尔盖·诺维科夫21日向媒体证实说,部分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工作的俄罗斯专家之所以“回国”,是因为伊朗“拖工资了”。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引述俄罗斯原子能进出口总公司代表的话说,俄罗斯专家离开布什尔核电站是“正常人员轮换”,不过,他承认说,由于“德黑兰方面的经济问题”,所以离开伊朗核电站的俄罗斯人数比回去的要多。
利益:核能对俄十分重要
首先,伊朗核电站让俄罗斯有直接的巨大收益。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最早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援建的。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西门子公司被迫放弃了这一项目。1992年,俄伊两国签署核合作协议,由俄罗斯向伊朗提供两座400兆瓦加压水反应堆和民用核技术,协议总金额达8亿美元。对此,美国越来越感到不安。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不断向伊朗施压,俄伊核合作雪上加霜。但正是美国在反恐问题和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双重标准,导致美俄关系出现裂痕。从2003年起,俄罗斯和伊朗重新开始讨论出售核燃料问题。
能源收益是俄罗斯经济巨大成就的根本。俄罗斯能源战略中包括油气和核能两大部分。俄罗斯以前经济状况曾一度急剧恶化,到1999年才开始止跌回升。在之后的6年间,也就是因为能源收益,俄罗斯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其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7%,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其次,伊核电项目关系俄国家安全。俄罗斯之所以克服重重阻力帮伊朗建造核电站,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一核电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核工业面临严峻局面,大量核技术人员失业,核材料缺乏有效保管,甚至一些稍作加工就可成为“脏弹”的核材料就存放在简陋的仓库里,盗窃核材料的事件屡有发生。核工业直接关系到大国的安全利益,核工业的长期萎缩已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在这种形势下,1992年与伊朗签署核合作协议甚至可以说拯救了俄罗斯的核工业。对俄罗斯而言,这些大型项目不仅可以为工人提供就业机会,还能使俄核专家获得独特的技术参数。
第三,除了拯救俄罗斯核工业,两国合作还有其他考虑。一是战略需要。目前,俄罗斯和伊朗都受到了美国不同程度的挤压,两国进行核合作有对抗美国的含义。二是这种“边缘合作”还可以直接带动双方在经济上和军火贸易上加强往来。
原因:可能也与伊核有关
《纽约时报》20日援引未公开姓名的美国、欧洲和伊朗官员的话报道说,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上周向伊朗核问题谈判副代表塔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暂停铀浓缩活动,否则俄方将停止为伊朗核电站提供燃料。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20日对媒体发表讲话,否认了美国《纽约时报》有关俄政府曾对伊朗核项目发出最后通牒的报道。丘尔金说,俄罗斯从未向伊朗发出过任何最后通牒,《纽约时报》的报道是不正确的。
尽管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否认“最后通牒”,但俄伊双方最近就已接近完工的布什尔核电站建设资金问题一直争执不断。双方本月就此举行会晤,但未能取得突破。 美联社20日援引美国和欧盟外交官的话说,双方争执近来再度升级。
美联社分析说,尽管俄罗斯撤专家的理由是建设经费问题,但也同伊朗的铀浓缩活动等核问题有关。部分西方国家担心伊朗利用核活动秘密研制核武器,但伊朗坚称其核活动仅用于和平目的。联合国安理会2006年12月通过决议,要求伊朗最迟于2007年2月21日暂停铀浓缩活动。但伊朗并未执行这一决议。(余春雨 王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