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公司巡礼
  • 9:路演回放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信息披露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期货
    锌业大国剑指锌价话语权
    中金所: 《条例》为金融期货发展打开空间
    CME表示仍欲与期货交易所合并
    现货金价重回660美元
    担忧供应趋紧 国际原油期货走高
    伦敦“商标” 得闯中国认定关
    传言击伤铜价 国内期现两市齐跳水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锌业大国剑指锌价话语权
    2007年03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刘意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于3月26日挂盘交易锌期货合约。业内人士表示,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一锌消费国以及生产国来说,锌期货的推出意义重大,只有在国内推出规范、高效的锌期货交易,才能客观反应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并将所形成的价格信号传递给国际市场,从而争夺锌价话语权。

      据了解,尽管我国锌产量与消费量在全球锌产量与消费量中所占比例都具有绝对的优势比重,但由于缺乏像铜和铝那样的期货交易机制,无论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还是在国内贸易活动中,只能参考国际锌期货价格,国内企业丧失了市场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区域性的市场供需变化对国际锌价的影响几乎得不到反应。

      而随着我国锌产量的逐年扩大,对国际锌矿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逐年扩大,在中国企业采购的锌精矿集中到货的情况下,往往意味着国际锌矿资源的供应紧张,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者往往利用这一因素,大肆抬高锌价,使国内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蒙受损失。因此,只有拥有锌期货,中国在锌市场才能拥有价格话语权,从而避免上述现象的再度重演。

      另外,锌精矿加工费的不断下降,国内锌生产企业的冶炼利润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企业的抗价格风险波动的能力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在锌冶炼加工过程中,生产企业往往面临着生产周期长难题,如果企业为规避价格下跌的经营风险,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期货空头头寸,往往会因无法实际交割而遭国际炒家的逼仓,如果大规模的实物交割,又势必破坏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对加工企业而言,由于锌消费的高速增长与机电产品出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出口贸易同样存在着交易周期较长的特点,加工企业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同样十分巨大。

      业内人士因此表示,在国内推出规范、高效的锌期货交易不仅能够更加有利于国内各经济环节对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的需要,而且还十分有利优化国内资源的配置,更是维护国内市场秩序所必需的。

      据悉,1998至2004年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番,锌的消费量则翻了一番多,2004年我国锌的消费量是1998年的2.28倍,锌的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性商品。

      目前我国排名在前列的锌生产企业大多获得了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交易资格,如:中金岭南、葫芦岛锌厂、株州冶炼厂等,主要是参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锌期货交易。但由于制度及区域的差异,国内企业进行境外期货交易仍然存在语言、规则制度、代理机构选择等方面的障碍。

      ■资料链接

      力推锌期货 上期所两年周密筹备

      □本报记者 刘意

      

      在2005至今的两年时间里面,上期所对于开展锌期货交易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周密的准备工作。

      上期所于2005年2月就成立了锌期货研究小组,此后制定了研究及调研方案,走访了国内大型锌生产企业以及加工贸易企业,考察了现货仓库,深入了解国内企业锌的生产、消费、产品发展趋势、锌贸易定价模式及企业参与国际市场交易等情况,并充分听取了相关企业对推出锌期货交易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10月,上期所在锌期货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锌工作小组,11月向中国证监会上报了《锌上市申请报告》。

      2007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期所就锌期货合约及交易的有关规定向会员单位、相关有色企业及有关专家征集了意见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积极开展市场培训工作,先后在各地共举办了8期期货分析师培训班,并在交易所内部进行了模拟交易,为锌期货的平稳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成全球锌市中坚力量

      金属锌是六种主要的有色基础资源之一,其产量与消费量仅次于铜和铝。近年来,我国锌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05年我国锌产量已经达到271万吨,年均递增速度为9.9%,是全球锌产量年均增幅的2倍多。我国的锌产量在1995年超过当时的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加拿大后已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1位,并且在全球锌产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05年我国的锌产量已经占到全球锌产量的26%,在全球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锌消费也大幅增长,从1995年的68.5万吨猛增到2005年的292万吨,10年间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5%,从2000年起我国的锌消费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消费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