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公司巡礼
  • 9:路演回放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信息披露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版面导读
    杭萧钢构被人忽悠还是忽悠了人
    两公司股东持股被冻结
    林海股份大股东无卖壳打算
    万科10亿夺浙江最大国资股权包
    贤成实业 被立案调查
    收购变化引发徐工机械整体上市猜想
    S*ST 托普 提示退市风险
    燕京增持惠泉触发要约收购
    美达股份澄清金融投资等事项
    武汉中百就再融资传闻作说明
    伊利股份一次聘任三名副总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杭萧钢构被人忽悠还是忽悠了人
    2007年03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本报记者 陈建军

      

      在签署了约344亿元超大合同的刺激下,杭萧钢构股价在短短十多个交易日内狂涨了159%。目前,投资者最关心的,到底是杭萧钢构忽悠了投资者,还是它被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基公司”)给忽悠了?

      “不垫资”是预留先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杭萧钢构这份合同存在的真实性,几乎无人怀疑。

      但是,大家关注的是合同到底能否执行。而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双方合作的基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以精算成本、不垫资的原则,按双方确认的工程计划,收取相应款项,再安排相应的采购及生产。因此,如对方未支付相应款项,公司为控制风险,存在不持续执行的可能。”杭萧钢构3月13日公告中的这段表述,从某种程度上说,双方已为合同随时可能终止预留了“先手”。

      不言而喻,是否需要进行垫资,这要在合同实施之后才能知晓。即使将来因需要垫资而双方终止合同,但神秘资金从二级市场早已完成从炒作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问题在于,杭萧钢构签署合同之前,是否对中基公司的资信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而多个案例表明,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基公司”)不乏让合作伙伴为其垫资的行为。

      据了解,中基公司的注册地在香港,成立于2003年12月3日。100万港币的注册资金分别由两人出资, Dayu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99%股份,罗方红持有1%股份。在安哥拉内战时期,中基公司给予安哥拉不少物质上的支援,与现任的总统府、军办的部分高官建立起了密切关系。中基公司将在安哥拉承揽的大量建设项目,再分包给多家内地企业。由于拖欠工程款的支付,中基公司与一些内地企业的合作并不顺利,甚至影响到了相关工程的进展。

      合同之大有悖常理

      杭萧钢构合同中的248.26亿元的部分,虽然还包括土建、楼承板、墙板等其它项目,但对应的钢构部分按照杭萧钢构的现有产能,恐怕几年也生产不完。杭萧钢构2004年和2005年的年报显示,其两年的钢构件产量分别只有20余万吨和14.95万吨,即使2006年也只有30万吨左右。

      除了钢构需求远远超出杭萧钢构的产能外,合同金额之大也令人咋舌。安哥拉2005年GDP总值约为1050亿美元,按照人民币和美元约8:1的汇率折算,相当于84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杭萧钢构签署的合同额约占安哥拉当年GDP总值的4.1%。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说,在签署这笔合同之前,一位了解内情的专业人士就怀疑其执行的可行性,而合同的最终签署,令他大跌眼镜。

      高管扮演了什么角色

      自2003年底上市后,杭萧钢构的经营起色不大。在董事长单银木看来,既有环境的影响,也与部分高管获得股权后失去干劲有关。据知情人士透露,杭萧钢构至少有1名现任高管已表达了离职的想法。

      单银木曾在某个私密场合表示,希望通过这笔超大合同改善公司的境况。记者了解到,杭萧钢构这笔超大合同具体洽谈人是总经理周金法,而单银木最终在合同书上签了字。现在的悬念在于,杭萧钢构的高管是否扮演了幕后推手?

      据了解,杭萧钢构对这笔超大合同早有意向,相关信息当时也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吸引了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私募基金前往打探。掌握内情的人士说,几家私募基金最终就是认为合同执行可行性不大,而放弃了二级市场操作。

      由于杭萧钢构在2006年2月16日才实施股改,其非流通股从今年2月17日才开始首批解禁。但因为公司高管向股东许下了三年不减持的承诺,故首批解禁的数量只约284万股。因此,高管们通过炒高股价实现减持解禁股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目前,监管部门已介入了整个事件的调查,相信不久其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

      ■相关报道

      一位安哥拉华侨眼中的中基公司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安哥拉本来是中国很好的一个市场,特别是建筑市场,安方也很欢迎中国公司,但是由于这个公司的介入,中国在这里的威望受损很大。”对于记者有关中国国际基金公司(下称中基公司)的问询,一位在安哥拉定居多年的华侨在电话中不无愤慨地说。

      项目太大太多

      根据这位华侨的描述,过去一年多来,中基公司不管资金到不到位,首先抢市场。据了解,中基公司在安哥拉当地拿的项目,除了杭萧钢构的这个项目以外,其他还包括三条在整个非洲都非常重要的铁路项目,还有机场建设、市政建设。好多项目宣布开工多时,都还没有动工。有勉强动工的也是断断续续,资金不到位。

      在当地华人看来,中基公司参与的“天价”公房项目也有很多可疑之处。首先是344亿的金额。“这个项目不是公开招标的,哪来的344亿?谁给它估价?”一位当地的消息人士说。据称,中基公司的确在去年年初就举行了公房项目的开工仪式,是一个广西公司承建的。但直到去年年中,这家广西公司还没有跟中基公司签订合同。

      这位消息人士还透露了另一个重要的细节:安哥拉方面公开的公房造价是每平方米150美元,但依照当地的物价标准计算,最低要400到500美元的价格才能让承建方收回成本。“这样的价格谁都不敢接的,赔本赔大了。”他表示,之所以那家广西公司迟迟没有跟中基签合同,价格太低可能是主要原因。

      神秘的公司

      即便在当地华人看来,中基公司也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公司。

      据了解,甚至连中国驻当地的使馆经商处也闹不清楚中基公司的底细,因为这家公司根本就不和使馆来往。中基公司在安哥拉拿项目,并不是和安哥拉政府签订合同或者通过招标,而是通过安方官员的关系。尽管中基是香港公司,但它在安哥拉注册了一个“中国非洲公司”,名头都是打的“中国”。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基下面施工的一些企业也都是中国内地来的,其中最大的是中铁二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