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蓝筹股有震荡弹升之势
    两类资金,谁主短线风流
    300样本股将获资金追捧
    短线有消化获利盘可能
    小阴小阳有利行情发展
    蓝筹股有望借年报崛起
    股指有望回补缺口再上扬
    股指期货 想说爱你不容易
    短线获利盘抛压明显
    补缺后市场还将上行
    医改催生投资机会
    双S股泡沫值得警惕
    股指仍有向上动力
    获利捷径: 瞄准一季度业绩
    震荡不改短期上行格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期货 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东吴基金策略研究部

      副总经理 陈宪

      

      一方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已颁布,这标志着股指期货的推出有了法律基础,因此有人为今后股票投资有套期保值的工具,有新的盈利模式而欢呼;另一方面,也有人,例如笔者,十二年前就在金融期货市场浴血奋战过近两年,所以一想到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在一个月前即2月27日出现9.24%的日跌幅,对该市场的风险甚感担忧。

      股指期货上市时间分析

      理论上,国务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母法”出台之后,中国证监会还需起草发布与之配套的“子法”,然后是中金所,结算公司的交易、结算等技术细则。如此,有关股指期货上市的政策文件,才真正完备。但事实上,中金所早已完成了对股指期货合约、业务规则的论证,仿真交易已有4个月之久了,技术系统测试也已完成。同时,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为期三个月的、全国性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也接近尾声,因此“子法”的发布因不是问题。再联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两会”期间的高调宣布:股指期货争取在上半年推出。

      如此,股指期货在今年5、6月问世,应该顺理成章。

      谁掌控上市的按钮

      从现代金融史的角度说,股指期货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伟大的创新,促进了股票交易的活跃与价格合理波动,提高了股市运行效率。但是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规避和转移风险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甚至更大的风险,防范风险之道在于准备充分与监管体系完善。

      目前现状如何呢?且不说今年2月27日,沪深300指数突然发颠狂泻9.24%;本周一,有足够预期的央行加息消息,还是引发沪深300指数的日震幅达5.98%。仔细观察现行沪深300指数构成,就会发现金融行业成份股占据沪深300指数19%的权重,而其权重第二大行业交通运输成分股占比只有9.8%。这意味着金融行业的政策变动,有可能会引发沪深300指数的上蹿下跳,这显然是现行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尚不该忽略的瑕疵。类似这样并不难解决的细节问题存在,应该予以重视。国债期货覆车之鉴勿忘,因为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建议通过IPO安排,例如中移动、中电信,中石油的回归,进一步稀释金融行业在沪深300指数权重的占比。

      如此,从风险控制角度度量,股指期货何时推出,真的取决于准备程度与对风险的认识程度。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尤其总结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韩国股指期货上市前后的股票现货市场表现,发现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具体影响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股指期货问世之前,股票现货市场因权重股的战略地位抬高,出现交易性溢价,推动股价上涨,而且从长期来看成分股的报酬率高于非成分股;第二,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对股票现货市场构成短期的资金挤出效应,股指下跌,并形成中期头部的概率较高;第三,股市的长期趋势不会因股指期货的存在而改变,而且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波动性基本一致。

      更重要的是,股指期货的上市,最终将改变股票市场生态结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与类别将增加,交易方式和投资策略日趋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