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天下
    美英军演核潜爆炸 北极或成能源新角力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英军演核潜爆炸 北极或成能源新角力场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出事的“不懈”号核潜艇被冰层包围 新华社图
      ■新闻资料

      “特拉法尔加”级是英国皇家海军一级新型攻击型核潜艇,是目前英国攻击核潜艇部队的主力。首艇“特拉法尔加”号1979年4月25日开工,1981年7月1日下水,1983年5月27日正式服役。该级艇共建造了7艘,均在维克斯船厂建造。

      

      S107“特拉法尔加”号

      1983年5月27日服役

      

      S87“汹涌”号

      1984年4月28日服役

      

      S88“不懈”号

      1985年10月5日服役

      

      S90“岩湾”号

      1987年2月7日服役

      

      S91“锋利”号

      1989年1月14日服役

      

      S92“天才”号

      1990年5月12日服役

      

      S93“凯旋”号

      1991年10月12日服役

      “罗纳德·里根”号是美军第九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长1096英尺(约334米),排水量近10万吨,水线以上有20层楼高,飞行甲板最多可搭载80架舰载飞机。母舰上的两个核反应堆可连续工作20年而不用重新添加燃料。

      “里根”号以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名字命名,2003年7月开始服役,服役期50年,母港是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

      与其他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相比,“里根”号在设计上有众多改进之处,包括指挥塔的重新设计、改进船艏水下部分设计,以提高航速和稳定性,以及有效调整飞行甲板的角度,使更多舰载飞机可以同时起降等。

      英国国防部21日发表声明说,英国皇家海军一艘“不懈”号核动力潜艇当天在北极附近的冰层下面与美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时发生事故,造成2名水手死亡,1名水手受伤。声明说,事故是由潜艇前部的空气净化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

      随着气温上升,北冰洋水域面积扩大与通航时间大大增长,美国与英国越来越重视在北极水域军事演习。国际观察家分析认为,此次代号为“2007·冰”军演目的之一是为探索巴拿马运河之外的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潜艇部队调动通道。另一目的是为了争夺北极地区丰富自然资源。据美国能源专家估计,北极地区蕴藏的油气资源可能占到地球未探明油气储量的25%。这么一大片“黄金宝地”,自然是人人想抢。

      出师未捷 英核潜艇北冰洋出事

      3月21日,旨在研究北极水域战术战法,探索北冰洋潜艇通道的“2007·冰”秘密演习开始才一天,位于“不懈”号潜艇前部一个小隔舱里的备用空气净化系统在检查过程中发生爆炸,一名水兵当场死亡,另一名水兵吸入浓烟,也不幸丧生。

      据了解,当日“不懈”号核潜艇正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普拉德霍湾以北320公里的北冰洋冰盖下潜航,参加“2007·冰”秘密军事演习。“不懈”号潜艇是英国7艘“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之一,1985年10月服役。该潜艇人员编制140人左右,不携带核导弹。“不懈”号扮演的是“猎人”,在冰盖下追踪、锁定、击杀“可疑目标”———美国潜艇司令部第12潜艇中队的“洛杉矶”级“亚历山大”号核潜艇。

      爆炸发生后,艇长伊恩·布莱克里奇很快下达了:“全艇防损员立即向首舱集中抢修,紧急上浮,全体官兵戴上防毒面具,以防更大意外”等一系列的命令。随后,这艘载有110人的核潜艇紧急破冰浮出水面,艇员们打开舱盖,让浓烟散尽。在爆炸中受伤的一名水兵被空运到阿拉斯加州的一所美军医院抢救,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由于核潜艇中部安装了一座密封的核反应堆,因此任何爆炸都可能导致一场可怕的灾难。万幸的是,发生爆炸的隔舱与反应堆至少相隔40米,虽然爆炸导致艇员惊恐万状,但反应堆仍然运转正常。英国国防部负责潜艇事务的海军上校迈克·戴维斯-马克斯说,爆炸对核反应堆没有影响。

      被困冰原 至少要“体检”12小时

      英国和美国海军均没有透露此次爆炸给潜艇造成何种程度的损伤,但艇上官兵在博客中的只言片语,以及美国海军知情者透露说,爆炸损坏了首舱的部分仪表设备,一些管道也需要修复,是否对艇壳造成“内伤”是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而这需要美英的潜艇专家携专门的设备赴现场为潜艇“体检”。

      英国海军发言人安迪·普莱斯中校承认,“不懈”号将不得不接受不少于12小时的全面“体检”,要进行包括试潜在内的多项检测,只有在确保其系统安全,潜艇内外壳均没有“内伤”的情况下才敢让其潜航。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英国海军军官悲观地说,出了这么大的事,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不懈”号会万无一失,因此,继续参加“2007·冰”演习的可能性不大。

      英国国防部高官也就“不懈”号接下来的动向展开激烈的讨论:一些高官坚持认为,出了这样的大事,“不懈”号就应该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泊在原地等着救援,潜艇救援部队应该设法将其拖回国做全面的检测。这些官员称,谨慎非常重要,因为一旦“不懈”号再出意外乃至沉没的话,将无人能担得起这样的责任;另一部分高官则认为,只要全面评估后认定“不懈”号没有问题,那么就应该继续操演,因为这关系到英军“脸面”的问题。

      意图显现 北极争夺战不断升级

      “不懈”号意外爆炸事件引起了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和环保分子的高度重视,因为“不懈”号有核反应堆冷却水“泄漏”且隐藏事实的前科,所以尽管英国国防部一再保证“反应堆安全,也没有携核导弹”,但国际环保人士和组织表示不相信,现在准备独立前往事发地调查,并要求英国国防部提供详情。

      “不懈”号意外爆炸事件另外引发的关注就是北极竞争。位于中美地峡的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捷径,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世界还存在另外一条连接两个大洋的海上捷径,它就是穿越北冰洋的北极航线。一个世纪以来,因为这条航道基本在北极圈内,根本不具备商业航行的条件,所以偶尔只引起探险家的注意。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渐明显,北极地区浮冰渐消,这条航道较之一个世纪以前的航行条件已经大为改观。往来于欧亚两洲的轮船假如取道北冰洋航线,可以比绕道巴拿马运河缩短7000公里。有气象学家预测,假如气候变暖趋势得不到遏制,最早到2015年,普通轮船在夏季不必借助破冰船就可以完成航行。

      因此,有军事观察家称,英国“不懈”号与美国“亚历山大”号此次演习就是操练北冰洋水域战术战法,探摸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潜艇航道。(余春雨 刘浩)

      ■新闻观察

      美英军演:明探航道 暗窥石油

      □柯贝

      

      对于此次美英联合军演的目的,尽管美国潜艇部队司令部16日就曾表示,军演是为探索北冰洋深处的潜艇航道,特别要检验核潜艇在北冰洋水域的性能与战术应用能力,但国家信息中心能源问题专家牛犁认为,美英军演除了战略目的外,还有一个让他们更为心动的是北极地区的丰富资源。据估算,北极地区蕴藏的油气资源可能占到地球未探明油气储量的25%。

      其实,“能源之争”背后,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萎缩趋势,是能源尤其是石油作为各国经济的“血液”重要性的表现。如今,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盖面积迅速缩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国对北极地区资源的关注。

      能源紧缺盯上北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南北两极还算两处“处女地”,油气资源一直都未被开采。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需求紧缺,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各国为了减少对政治不稳定的中东产油国的能源依赖,他们把目光盯向了自然资源丰富的北极地区。

      据俄罗斯和挪威等国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原油储量大概为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被确认的世界原油储量的1/4;北极地区天然气的储量估计为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美国能源专家则认为,即使保守估算,北极地区的原油储量也有1000亿桶至2000亿桶。

      据悉,美国的第一、第二大油田都在北极圈内,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石油产量占其石油总产量的60%。因此,飙升的油价无疑大大提升了北极地区的价值。

      以前,北极地区不仅严寒,而且冬天在极夜的情况下一片漆黑,根本无法进行作业,还有撞上巨大冰山的危险,油田的开发成本也相当高。但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南极和北极的冰层正在加速融化,其消融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而蕴藏在冰层之下的丰富能源,也更让“饥渴”的世界各国把它视作地球上最后的“美餐”。因此,在辽阔的北冰洋上,围绕油气开发而展开的争夺战也就在所难免。

      多国插手北极油气

      近年来,因能源之争引发的大国暗中对抗屡见不鲜。从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断气”到2006年年底阿塞拜疆宣布2007年不再从俄进口天然气,从2007年1月1日拉脱维亚购买俄天然气的价格被提高50%到最近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的油气争端,这都使“能源之争”成为过去一年和2007年中不可忽视的主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加速融化,其直接影响是全球气候异常及环境生态的改变。各国在关注全球变暖、纷纷参加极地科考活动的同时,尚未开发的北极地区丰富油气资源也已成为各国激烈争抢的焦点。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就连各国的极地科考活动也曾一度遭到质疑———是科考还是找油。

      数十年来,一直觊觎中东石油的美英也早已插手北极油气资源。1959年3月17日,美国就首度派潜艇进入北冰洋活动。自从1986年后,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核潜艇每年都要在北极冰面下开展联合演习。

      2006年4月,美国地质勘测局组织的60国科学家科考北极,因受英国和挪威的石油巨头的鼎力支持,被质疑为其意在石油。据这次科考探测结果,全球有1/4的未开采化石燃料蕴藏在北极。

      据悉,包括英国BP、挪威Statoil两大石油巨头在内的多家石油公司,已成为这项由美国地质勘测局发起的这一浩大科考工程重要的“赞助伙伴”,这其中的商业性不言自明。

      北极有待制定条约

      在全球都患上“石油饥渴症”下,南极已接近被开发的边缘。根据20多年来的勘探资料,南极大陆周边海域的潜在油气资源沉积盆地有7个。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冻结了各国对南极主权的争夺。

      牛犁说,但目前没还有针对北极的类似条约,各国只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处理北极附近地区的资源开发、大陆架以及公海利用的事宜和争端。

      位于北冰洋沿岸的五个国家———俄罗斯、挪威、美国、丹麦和加拿大,早就忙于争夺周围原始土地的主权。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均可把其海岸线200英里以内的水域当作专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英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北冰洋沿海国家的大陆架远到足够名正言顺地对北极提出主权诉求。

      在北极地带,俄罗斯拥有最多领土(海),掌握大部分大陆架油气资源,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勘探。不过,俄罗斯宣布拥有的从北极点到弗兰格尔岛之间1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遭到邻国、甚至是非邻国的质疑,发生争执。

      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俄为了加速北极地区的勘界立碑工作,近期将在俄国境附近的大陆架地区再次展开大规模测量工作,俄海军北方舰队决定出动数艘核潜艇,一边保驾护航,一边从事水下实际勘探。

      目前在北极领土上与俄有争执的国家主要是挪威、丹麦、美国和加拿大,还有国境根本与北极不连接的德国和日本。其中,俄挪关系最为紧张,争议最大,最尖锐的冲突涉及到了从俄罗斯新地岛到挪威斯皮茨卑尔根岛之间15.5万平方公里的巴伦支海海上边界划分问题,该地区富产油气资源,其中包括已见经济效益的施托克曼天然气田的部分区域。

      对于这种这种愈演愈烈的资源争抢战,牛犁认为,这种争夺因各自的利益不会停止,但不久的将来会因为争端的日益公开化、复杂化、严重化,各方最终会坐到一起,制定出一个类似《南极条约》的条约来解决争端。

      美最先进航母

      开赴韩国军演

      朝鲜中央通讯社指责军演是“挑衅行为”

      美军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22日抵达韩国,准备参加美韩军队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朝鲜官方媒体朝鲜中央通讯社指责美韩军队的联合军演是“挑衅行为”。

      美韩军演为期一周

      “里根”号航母22日抵达韩国南部港口釜山,准备参加从25日开始为期一周的美韩大规模联合军演。“里根”号航母战斗群指挥官查利·马尔托利奥说,“里根”号航母战斗群访问韩国标志着美国“对这一地区的重视”。

      “我们对釜山港的访问,标志着美国对朝鲜半岛和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承诺不断深化,”马尔托利奥说。

      “里根”号舰长特里·克拉夫特说,“里根”号上有5000多名官兵,载有F18“超级大黄蜂”等战斗机,但是他没有透露战机的具体数目。除了“里根”号之外,整个航母战斗群还有3艘主力战舰,包括一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

      韩军队提前“热身”

      韩国和美国每年都要举行代号为“秃鹫” 的联合军演和“联合战时增援演习(RSOI)”。今年这两场军演定于3月25日至31日同时举行。

      韩国军队从15日起在韩国首都首尔东南60公里处的骊州举行为期一周的军事演习,为美国韩国联合军演“热身”。4万名陆军士兵以及大批坦克、装甲车和直升机参加了此次“热身”演习。

      美国军方派遣的一队“斯特赖克”装甲车已经抵达韩国,除了“里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外,F-117A“夜鹰”战斗机也将进入韩国,准备与2.7万名驻韩美军士兵一同参加军演。

      朝称是“挑衅行动”

      美国和韩国方面称,此次演习是每年的常规联合军演,完全出于防卫目的,并没有特殊的用意,和正在举行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也没有关系。

      朝鲜政府则对此次联合军演予以严厉谴责,认为是严重的“挑衅行动”,要求两国取消军演。朝鲜官方报纸《劳动新闻》15日发表评论说,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将“妨碍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并将把朝韩关系“再次推向危急状态”。

      评论说,朝鲜半岛局势目前正在各个方面得到缓和。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应该加以珍惜,并继续加以推动。美韩在这一形势下举行针对朝鲜的联合军事演习是对当前走向缓和、和平及和解合作趋势的挑战,也是对朝鲜“严重的军事挑衅”。朝鲜对此“决不容忍”。

      朝中社22日也再次发表评论,指责美韩联合军演是“危险的军事挑衅”,证明美国和朝鲜展开的对话“毫无诚意”,其目的只是为了欺骗美国国内和世界舆论。(冯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