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视频预告·在线
    尚福林:市场特征未变 许多深层次问题待解
    中国银行去年净利润增长65%
    人民币升破7.73再创新高
    A股转轨呼唤上市公司高管规避责任风险
    评选倒计时
    版面导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转轨呼唤上市公司高管规避责任风险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随着内地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一种被海外公司高管用来归避风险的险种———董监事和高管责任保险,开始受到内地上市公司高管及相关方面的关注。

      “内地上市公司是否已做好监管日趋严格的应对准备?高管们又该如何应对银广夏等股民诉讼风险?”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保监会产险部主任郭左践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勤业等昨日在“中国上市公司董监事及高管责任与风险管理论坛”上不约而同地表示了上述担忧。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上市公司董监事及高管目前面临着一定从业风险。”

      “按照国际惯例,规避这个风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升董事的职业化水准,二是购买董事责任保险。上市公司一般可通过购买董事责任保险来保护管理层在履行管理职务的过程中,因管理过失给第三人造成损害而遭到他人索赔。”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总律师James Doty介绍说,购买董事责任险已经成了美国公司上市前的“必修课”。

      周勤业称,随着中国新证券法及公司法的出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被进一步明确,职务风险明显加剧,公司及高管遭起诉的概率也随之增大。业内人士表示,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身兼数职,不可能对公司过去的事情了如指掌,难免会有工作疏忽或决策失误的时候。这类人群对董事责任险的需求要大于其他人。

      然而,来自中国相关部门的一份统计却显示,目前国内近1400家上市公司中,公司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董责险的不超过2%,其中境外上市企业及A+H股企业占了一半以上,本地上市企业屈指可数。而欧美的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中国香港的投保比例也基本过半。

      “比例悬殊的原因,除了资本市场的监管环境不同外,也与保险产品的成熟度及国内企业的保险意识息息相关。”作为较早在中国内地提供董事责任险的财产保险公司,美国美亚保险区域总监范沛达分析了“董责险”在内地受冷落的原因。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越来越多海外公司回归,将带动A股市场董事责任险需求量的攀升。这也反映出中国内地上市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趋成熟性,进而提升中小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相关报道详见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