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8版:钱沿周刊·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8版:钱沿周刊·人物
    胡润:把灵感做成“富豪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胡润:把灵感做成“富豪榜”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胡润简介:

      胡润,英国人。1990年,以“交换生”身份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93年,回到英国后进入安达信工作,后被公司派到上海工作。之后以“独立调研员”的形式为福布斯编制“富豪榜”,并最终做成“胡润百富榜”等一系列榜单。

      □陈晨

      

      1990年,当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无业青年Rrpert Hoogewerf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十年后,自己的中文名“胡润”已经成为传媒追踪的焦点。

      他像一个“空手道”的高手,原本两手空空,却在世界与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握住了中间的“焦点”:仅仅是凭一张从“业余、粗糙”起步的中国富人财富排名的榜单。

      因为这张榜单,他在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中国家博得了一定的名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年榜单数量递增———仅仅2006年这一年,胡润就发布了14个榜单,其中,主榜单6个,子榜单7个,调查1个。对于他所抓住的难得的商业机会,胡润腼腆地总结,“自己之所以达到今天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有一点战略眼光,有一点胆子,有一点说服能力,有一点执着,有一点运气。”

      寻找中国最有钱的人

      初到上海,身为安达信上海公司职员的胡润,每天“疯狂地工作,疯狂玩耍,你有机会和这个行业中最聪明的人一起工作,世界上最聪明的公司可能就是你的客户;报酬好,培训机会也很棒。”

      可是,两年后,已经27岁的胡润开始“内心怅然”,于是,在1997年底,他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此后在公开场合被多次提及过,它被认为是胡润“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那一天,胡润把自己在上海滩东闯西荡搞不出名堂的苦恼告诉父亲时,老头子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有没有搞明白,在中国,在上海,你是谁?”那一刻起,胡润知道,凭自己现在的处境,只有出名,让自己成为一个“谁”,他才有机会。

      从1990年胡润第一次来中国,1997年到上海工作,在他的个人感受中,每一次与国内朋友聊天时,对方都会问他,中国怎样?胡润认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状态。外国人都喜欢听有钱人的故事,他们也有本国富豪排行榜的榜单,而当时中国还没有。“于是我想,那我就来做这件事情吧!”这个突发的灵感让胡润兴奋不已。

      他找来两个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的编排工作。

      说起来,最初的这张排行榜的工序更像是在干一件体力活,尽管繁琐却极易着手:那个时候没有四通八达的互联网,没有精彩迭出的财经报纸,也很难看到中国的上市公司。于是,大多数时间,他和他的朋友都窝在上海图书馆通过阅读大量的正式报刊,寻找中国最有钱的人。“最简单的,克林顿来华,和哪家企业主握过手,这无疑是我应该关注的。”

      几个月后,胡润拿出了一份仅有50人的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但如何让人们知道这份榜单、“攀上高枝”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胡润锁定了三份世界闻名的商业杂志:《福布斯》、《商业周刊》和《财富》。在查到杂志的联系方式和总编名字后,胡润心神不宁地以传真的方式告诉对方,他有这样一份榜单。而这一次的“面试”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第二天《福布斯》就给了我答复———很有兴趣!”胡润狂喜不已,他明白自己的决策是对的,世界在关注中国,而他自己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着手“胡润制造”

      与《福布斯》之间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胡润作为独立的调研员开始为《福布斯》编制富豪榜;2000年底,做着第二个富豪榜的胡润辞去了安达信的工作,开始在欧美二十多个大学宣传自己的新事业,并在香港注册了“亚润商务智源咨询公司”;2003年初,由于分歧,胡润结束和《福布斯》的合作;然后是2005年初,胡润开始以“胡润百富”的名义推出百富榜以及一系列相关产品。

      整个过程路人皆知。对于中国的富人阶层来说,他曾经代表着《福布斯》,一个能将他们推向世界、让他们在整个地球上“扬名立万”的人物;而对于那些迫切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外国人来说,他是中国富人俱乐部的“领队”,是他“不容分说”地让中国富人暴露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来了一场“称斤论两”。

      这就是一次“各取所需”的合作。仅从数字上看,胡润似乎亏了———他的回报,只是每年几千元的稿费。但另一个数字,却指向另一个结果———1999年,愿意从榜单中走出来和他面对面聊天的富翁为零;2000年,有五六人;2001年有三四十人;2002年有60人左右;现在,“几乎百分百”。

      然而,胡润仍然觉得委屈。他皱着眉头,耸了耸肩,说“(跟福布斯)还是‘再见’得太晚。”早在香港花了很少的钱注册公司之后,他就一直力图在内地成立自己的公司,并着手准备来做“胡润制造”这个品牌了。但他还是有一些昏了头,毕竟“一个29岁的会计师上了《福布斯》的封面,让人想想都兴奋”。可是,这个风光一时无二的男人,被对方抢先将了一军,最终只是扮演了一回《福布斯》在还未制定出“中国战略”前的一个过渡角色。

      2003年1月23日,按惯例要和胡润续签2003年排行榜合作合同的日子,《福布斯》却高调地在上海金茂大厦宣布:《福布斯》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任命范鲁贤为《福布斯》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并公布了他们进军中国市场的一个庞大的商业计划。还未做好准备的胡润,一下子成了被摘除了王冠的“国王”。

      “百富榜”的延伸产品

      对于胡润来说,一条顺理成章的路子是将积累的名声和资源快速转化为商业模式。

      排行榜只是产品之一。几年来,这一产品系列不断地丰富。从1999年只有几十个人的富豪榜,到随后的行业子榜、慈善榜,再到连续两年的“富豪之选———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胡润先以不断细分的各种榜单将各行各业大小富豪一网打尽,然后以慈善榜帮助富豪们树立形象,进而围绕富豪们的衣食住行再给各大奢侈品牌进行排名。

      但胡润显然不想自己的产品最终成为一个让大众来讨论的东西,它的价值在于成为企业和金融界的一种参考工具。这意味着一种盈利模式的转变。看得出,现在的胡润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和这些富豪们以及做富豪生意的品牌们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将来上榜的企业家都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加入到他的俱乐部中去,因为最终他们会在那里找到需要。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把富豪们聚集起来,找一个品牌赞助商,搞一场衣香鬓影的慈善拍卖或者名流晚宴。富豪们得到与圈内人交流的机会,奢侈品牌得以直接向目标消费者施加影响,而“胡润百富”则收获了名声和收入;然后富豪介绍更多的富豪,吸引更多的品牌,“胡润百富”的触角也日渐深远。

      这时候,一本杂志的诞生,将可能使得这种联动效应得以最大化,而冲着富豪过来的各种广告也终将为“胡润百富”贡献源源不断的收入。

      接下来,围绕富豪还可以做什么?有了奢华旅游展,“胡润百富”会不会开发高端旅游又或者策划一个奢华地产展?富豪们的选择无穷无尽,这也意味着“胡润百富”的生意充满想象空间。

      但是,胡润仍然坚持说,自己“到现在为止都还不是富豪,并且也不打算做富豪”。每个月准时为市区的一套房产付房屋按揭贷款,每天坐地铁上班,下班后“怕老婆生气”就立马乖乖回家,随时挽起袖管刷碗,要准备笑话逗两个女儿开心,即使晚上有应酬,也要想方设法先回家做好可口的饭菜———看起来,36岁的胡润,更像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上海好男人,但这一些并不妨碍他每周和不同的富豪见面,为他们举办各种慈善拍卖以及名流晚宴,办一本给他们看的杂志,并且,每年为他们排定座次。

      多年后,他可能叶落归根,在合适的时候搬回英国;当然,他可能在离开中国之前给他的孩子留下一个家族企业。

      那么,他现在所做的,就不仅仅是他的生意,还是他的梦想。

      对话胡润:

      记者:您一直在统计别人的财富,研究别人的财富之道。您能否谈谈您自己的财富之道?坦率地说,做富豪榜,能赚到钱吗?

      胡润:做富豪榜不能。做其他的,能。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盈利模式跟媒体一样:杂志、项目活动和书籍。

      记者:自房地产投资热潮之后,现在全国又兴起了炒股热。您是否有炒股、买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炒外汇、炒黄金等投资行为?

      胡润:我从16岁以后就不再炒股票了。我曾经将500英镑投入股市,一度市值涨到2000英镑。因为贪心,尽管预感到风险,我仍然迟迟不抛,以至于遭遇1997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五”———2000英镑转瞬就只剩下300英镑了。让我更为沮丧的是,我刚刚抛盘,第二天,股票又涨了。我觉得做实业就好了,这也是一种理财。

      记者:撇开公司,您个人对财富持有什么样的看法?

      胡润:金钱不是生活的主要目标。超过一定数量之后,金钱只是一个数字游戏,我希望拥有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充裕的休闲时光、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最后才是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金钱。

      我买过的最奢侈的东西,不过是一双几千元的鞋子。我常对朋友们讲,一个人一生最多只能消费掉1000万美元,其他的钱应该是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您对自己的事业有怎样的展望和期待?

      胡润: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媒体集团。

      记者:您印象中的中国富豪是什么样子?

      胡润: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位四十七岁的男性,从一九九三年开始创业,已有十四年经商的历史,住在华东地区,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房地产行业(笑)。

      记者:中国富豪成功秘诀在哪里?

      胡润:眼光、冒险精神、领导才能、坚持和一点运气,是这些人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中国富人与欧美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当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而欧美的富人很多来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