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5版:钱沿周刊·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5版:钱沿周刊·专版
    ■选手秀场
    精英理财师评选 报名时间顺延两周
    富足小康之家 筹划未来要踏准“理财时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富足小康之家 筹划未来要踏准“理财时点”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家庭简介:

      禹先生 35岁 公司副经理 税前月收入1.6万元

      黎女士 30岁 国企主管 税前月收入9000元

      儿子 5岁 幼儿园学生

      理财师简介:

      赵毅强:中国银行仙居支行个人金融部理财中心理财经理,AFP。

      财务现状:

      夫妇双方目前都有养老金保障,到2006年年底,家庭总资产为162万元,无负债。拥有价值100万元的住房一套,一辆价值15万元的自用车。金融资产方面,有现金5000元,活期存款8万元,定期存款28万元。家庭月支出费用为4500元,已经购买了寿险,夫妇年缴纳保费4000元,每年旅游消费2万元。

      理财目标:

      希望儿子在18岁时,国内大学毕业后送出国留学2年,取得硕士学位;

      25年后夫妻俩共同退休时,能够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不变,估计月生活费现值7000元;

      3年以后要资助双方父母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预计要支付25年;

      15年后为儿子购买住房,价值(当前现价)为180万元;

      10年后换车50万元,也以现值计算。

      理财诊断:

      禹先生夫妇以薪资收入为主, 占总收入98%,财产收入比重仅2%。以他们的年龄来说应属较低;目前,禹先生家庭年税后总收入29.8万元, 家庭总支出7.8万元, 净储蓄率74%, 理财规划弹性相当大。该家庭属于高资产无负债家庭,70%的资金属于自用资产。

      但是家庭的金融投资以储蓄存款为主,占总资产的22%,可见禹先生夫妇属于较为保守的投资者,投资意识较差。

      理财建议:

      建议调整购房方案:

      禹先生夫妇计划在退休前能为儿子购买一套价值180万元的房产,理财师据其家庭现金流情况为其规划购买房产最佳时点,计划在其夫妇退休前10年购买。禹先生夫妇虽然属于高收入家庭,但仍然需要合理规划选择实现各项理财目标时间点,方可圆满达成目标。根据投资风险测算和投资回报率的预估,在其退休前10年购买住房比较合适,那时候资金压力较小,不会给生活造成太大压力。

      

      金融投资换方向:

      目前,禹先生家庭每年的净储蓄为22万元,其中固定用途储蓄3.3万元,自由储蓄额为18.7万元,因此平均每月约有1.5万元可用,可将这部分资金换个方向做投资,而不必全部用来做储蓄产品。建议在准备好3个月的紧急备用金后,可以在第1年将28万元的定期存款取出买入债券型基金,8万元活期存款留存准备金后,余下的5万元投资股票型基金。留理财准备金主要是为了在孩子留学以及养老时现金流出现缺口的时候,变现取用的。如此,每年净结余均超过10万元的资金可做股票型基金定期定投10年,可实现10年后换车目标。购车后,当年的节余也依然可以做基金定投,以备将来的养老和购房。至于保障方面,理财师建议其可投保住院以及手术医疗险,以免在发生重大疾病时,发生大额支出使得家庭财务受到严重影响。

      主持人点评:

      禹先生夫妇的家庭财务情况在目前来看,绝对算得上小康之家。但是结合他们的理财目标,我们发现,如果要实现这些人生规划,让他们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仍然富足地过体面生活,目前的规划就显得非常必要。

      由于保守的投资习惯,禹先生夫妇的资产几乎全部用在储蓄这个产品上,这样的理财规划对于目前通胀水平、未来的生活需求而言,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因此理财师建议其改换投资方向是个不错的提议,一方面基金定投可以提高其家庭的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理财师提出的定期投资概念,也结合到了禹先生夫妇的理财计划,恰好都“踩到”了他们的家庭财务目标时间点。只有一个灵活的、应需而变的规划,才能够真正适应客户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财务自由。(金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