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20日,汇丰、渣打、花旗、东亚银行的本地子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该些银行在完成工商营业执照变更等手续后,就能正式挂牌,此后则将逐步向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币理财服务。
总体来看,拓展网络、推广理财品牌以及逐步推出新产品,将成为各外资银行转制后的主要发展路径。
营造舒适服务环境
走进大堂,接待小姐微笑着迎接你,在等待与理财顾问洽谈时,你可在环境优雅的等候区阅览杂志或享用咖啡茶点。然后,你会被带进一间既轻松又私密的接待室,与你的专属客户经理规划理财方案。这就是外资银行所强调的“贵宾礼遇”。
由于原先的业务重点在公司金融方面,外资银行目前的在华网点普遍偏小,以现有的面积估计,很难满足日后本地居民的客户数量。多家外资银行表示,未来新增网点将弥补这一缺憾,力求为每个客户营造舒适的服务环境。
花旗银行有关人士介绍说,该行现在的网点面积一般在200~400平方米。“今后网点内将有超过90%的员工负责向个人客户服务。”
渣打银行表示,该行目前在内地最大的营业网点将近800平米,平均的营业网点面积大约在400平米。一般每个营业网点都设有前台接待区,多个服务柜台,个人理财客户咨询处,以及多个优先理财客户接待室。
渣打称,每间营业网点根据其规模的大小,配备不同数量的工作人员。每间营业网点都有一位资深的银行管理人员担任销售服务经理,其领导下有客户服务部门、理财顾问团队、高级客户经理以及投资顾问。其中80%的人员在不同的服务环节直接面对客户。
东亚银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对于该行目前正在寻找的新网点,营业面积将至少达到500平方米,这将远远大于现有网点的面积。
从内地网点总数来看,目前花旗、汇丰、渣打和东亚银行在内地的营业网点数量分别为16个、35个、23个和32个,但部分外资银行并非所有网点都能提供个人人民币业务服务。
管理费会令人却步?
中资银行收取每年10元的账户管理费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而如果你想享受外资银行的优质服务,费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渣打通过个人银行的两大财富管理品牌———“优先理财”和“创智理财”来为本地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渣打表示,该行欢迎所有客户成为上述两个财富管理品牌的服务对象,但对于每日账面余额未能达到一定要求(“优先理财”10万美元,“创智理财”1万美元)的客户,该行将收取一定的账户管理费。
“客人应该以合理的服务费用享受不同规格的礼遇。”渣打表示,以优先理财客户和创智理财客户为例,目前对这些客户收取的账户管理费分别为 每季度250元人民币和150元人民币。但如果客户账户余额符合要求,则免除这部分的收费。
花旗的理财品牌为“Citigold”,起步门槛为5万美元,而普通客户的起存门槛为1万美元。据介绍,若账面余额未能达到上述标准,客户将分别被收取100元人民币/月和50元人民币/月的管理费。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理财门槛以及收费均是当前的标准,不排除本地子银行正式营业后,相关数字会发生变化。
与渣打、花旗等不同,东亚银行本次则高举“平民路线”大旗。即将出任东亚银行(中国)行长的余学强表示,该行很欢迎广大客户到东亚银行来开户,“一块钱来开户,我们也欢迎。”余学强认为,外资银行是从零开始,客户带来一些口碑,或是介绍一些客户过来,东亚银行同样可以得到回报。此外,东亚银行针对高端市场推出的“显卓理财”,起点也仅为2.5万美元。
汇丰方面,未来将主推的理财品牌为“卓越理财”,该项服务目前的服务为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等值外币。在满足日均账户余额的前提下,“卓越理财”的客户无需支付管理费用。
全球化投资VS产品“本土化”
外资银行都强调对客户的“优质服务”,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其整个服务流程与中资银行的差别并不太大:从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如资产结构、收入来源等),到客户理财目标以及风险偏好,最后制订适合客户的理财方案。
渣打银行称,该行将财富管理领域上具国际先进标准的“全面理财方案”引入中国市场。这一特色服务的基本框架是“规划-构建-保障”。渣打将根据客户的不同个人特质、风险倾向和投资期限的取舍,帮助客户深入认知个人财务状况,把握其处境与投资机会,继而帮助客户分析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和预期收益并了解产品适应性,由客户最终决定其资产组别配置比率。其后,渣打银行将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持续提供市场观点及投资项目评析,跟进客户整体组合表现,保障客户财务规划与其客观需求的理想契合。
听上去的确与中资银行的理财服务并无大异,但不要忘了,外资银行的投资渠道较之目前的中资银行显然要多得多。全球范围内的股票、债券、信托、基金,都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产品研发能力也一直被中国同行视为竞争优势所在。在目前中国公民尚无法直接投资海外市场的情况下,选择外资银行理财,间接获得海外市场的回报,提高理财收益,这是外资银行吸引本地居民的一大卖点。
但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外资银行结构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可能并不讨大部分中国投资者的欢心。也正因为这样,有中资银行财富管理人士信心满满地放话,“中资银行更了解本地居民的理财观,能设计出更贴近本地居民需求的理财产品”。在追求服务国际化、投资全球化的同时,产品是否跟得上“本土化”需求,倒也是外资银行要在人民币理财市场争得一席之地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