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海外
    Legg Mason红利策略基金 演绎“乌鸡变凤凰”传奇
    ◆全球
    2006年美国对冲基金业绩回顾
    Martin Currie基金:中国市场中期上涨仍有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06年美国对冲基金业绩回顾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袁星

      

      2006年,全球股票市场强劲的上涨态势为对冲基金的回报提供了坚实的背景。在这一年中,标普500指数盈利了近16%,以美元计算MSCI EAFE指数获得了约26%的收益。晨星对冲基金数据库中的年平均回报为11.6%,除了卖空股票的基金,每个类别均实现了正收益。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很多种,按照投资策略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股票聚焦(Equity Focus)、套利(Arbitrage)、企业生命周期(Corporate Life Cycle)、宏观经济趋势(Macroeconomic Trends)四大类。晨星公司在该四类的基础上进行了类别细分。各类别去年的年度业绩又如何呢?以不同类别的业绩来进行比较,对冲基金2006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

      新兴市场和危机公司类各领风骚

      基于去年全球股市不可思议的业绩,并不使人意外的是,2006年两个回报出色的策略类别为新兴市场和危机公司类别。这两个类别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对相关经济环境和市场走强有着显著敏感度的公司。新兴市场基金巧妙抵挡住年中市场的大幅调整,在2006年轻松战胜其他类别,去年的平均收益为28%,特别受益于投资于中国和东欧地区的基金。而危机公司基金类别2006年也获得18%的平均收益。

      稳固的多策略类和净买空类

      多策略基金,具有能力关注那些看似盈利时机成熟的区域。净买空基金,在股票市场对冲后实现正收益的基金类别,在去年转为更稳固的表现。两个类别在2006年的收益分别为13%和14%。

      活跃的合并收购类

      2006年对于合并和收购类别是创纪录的一年。据汤姆森金融(Thomson Financial)的调查表明,私有资产购买者在收购的旋风中扮演主要角色,去年全世界范围内宣布的合并收购交易达3.8万亿美元。以合并套利和企业事件为驱动策略的基金,受益于活跃的合并收购活动,两个类别的基金2006年的收益均接近14%。

      意外惊喜———可转换套利类

      从2005年可转换套利类别基金平均回报看,仅仅实现盈利。进入2006年,该类别终于告别了暗淡年份。由于套利者在早前的十年中聚集了巨大回报,在此吸引下,之后可转换领域也变得拥挤起来。然而,2004和2005年相对较小的回报似乎又让不少对冲基金开始在其他领域寻找投资机会,2006年只留下参与者和较少的竞争者进行可转换套利交易。但2006年可转换套利基金给这些寂寞的游戏参与者带来意外惊喜,年收益反弹为14%。

      基金中的基金,作为单一对冲基金的风险分散组合,旨在大程度的跟踪全部对冲基金市场,2006年平均收益为10%。

      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 美国国库券收益曲线相对平坦.许多固定收益套利基金具有复杂的策略, 难以将他们归纳为一组。然而, 其中的一些基金利用长期证券和短成熟期证券的收益差进行套利。期间并没有显现十分具吸引力的固定收益环境,相对的该类别的年收益仅仅为低于7%。

      落后的全球宏观策略类

      2006年,另一个对冲基金中值得关注的落后类别为全球宏观策略。全球宏观类别是一组基金,其组成成分的战术策略多变化,并且难以套用老套方法。他们运用多种手段投资于汇率、利息率、广泛的全球经济趋势。全球基金去年平均挣得多于6%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