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通过新决议 安理会加大制裁伊朗力度
    日本地震造成百余人伤亡
    保时捷增持大众股份但无意收购
    法德联手推欧洲吸引力排行榜
    德国总统呼吁欧盟进行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过新决议 安理会加大制裁伊朗力度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24日,伊朗外长穆塔基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后发言称新决议“非法” 新华社图
      新决议要点

      1、重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决议;

      2、强调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

      3、再次要求伊朗立即执行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决议;

      4、继续对与伊朗敏感核活动以及弹道导弹研发有关的人员或实体实施资产冻结,同时新增28个制裁对象;

      5、禁止伊朗对外出口武器;

      6、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不再承诺向伊朗政府提供赠款、金融援助和优惠贷款;

      7、强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伊朗核问题;

      □综合新华社报道

      

      联合国安理会24日下午以一致赞成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

      安理会当天通过的第1747号决议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敦促伊朗立即执行此前的第1737号决议;禁止伊朗出口武器,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伊朗进口重武器保持警惕和克制;继续对涉及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的个人及实体实施资产冻结,并扩大了制裁对象的范围;呼吁各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不再承诺向伊朗政府提供赠款、财政援助和优惠贷款。

      决议提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在60天内就伊朗执行相关决议情况提交报告,重申致力于通过政治和外交谈判解决问题,并确认在伊朗履行相关决议的前提下可以终止有关制裁。另外,在南非、印尼和卡塔尔等国的坚持下,决议表示支持并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和作用,确认解决伊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扩散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帕里代表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六国外长就安理会通过该决议宣读了共同声明。声明说,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47号决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深度关切,六国对伊朗未能执行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的决议感到痛惜,并敦促伊朗立即全面执行国际社会的要求。声明表示,六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提出的“双暂停”建议,支持六国此前解决伊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承诺寻求谈判方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伊朗达成全面解决方案。

      安理会去年12月23日通过第1737号决议,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并对伊朗涉及核和导弹计划有关的领域和个人实施制裁。今年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安理会提交报告,认定伊朗未在规定的60天期限内停止铀浓缩活动,美、英等国随即提出包含更严厉制裁内容的伊核问题新决议草案。

      另据报道,对于新决议,伊朗外长马努切赫尔·穆塔基表示,不会因压力和恐吓而改变政策。

      ■新闻观察

      新决议成“花瓶” 短期或冲击油市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经过几天的磋商,联合国安理会终于在24日通过了本月15日六国达成的伊朗核问题新决议。然而,对于这份“加大了对伊制裁力度”的所谓1747号决议的前景,专家却并不十分看好。相比安理会去年12月通过的1737号决议的“不了了之”,新决议可能仍难逃成为“花瓶”的命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大幅走高也再次提醒人们,伊核新决议可能给伊朗局势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原油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至少在短期内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通过容易执行难

      据新华社报道,新决议在1737号决议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包括对伊朗实施更大范围的涉及核项目和导弹计划的个人及实体实施金融制裁和资产冻结、进一步严格限制对伊朗的金融援助和贷款以及呼吁各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不再承诺向伊朗政府提供赠款、财政援助和优惠贷款,等等。

      类似的制裁不大可能收到“任何实际效果”,这一点连参与投票的安理会成员都很清楚,这些大国也不过顺水推舟,“卖美国个面子罢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对记者说。

      专家指出,相比朝鲜问题,伊朗核问题更为复杂,牵涉的利益方也更多,尽管新决议获得通过,但在具体执行的细节中,仍有很多问题很难解决,从而令决议执行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伊朗也并非“坐以待罚”。以金融制裁为例,美国及其盟国一直在推动冻结伊海外资产,比如在新决议中又将伊朗国有的赛帕银行以及伊朗革命卫队控制的3家实体列入制裁对象,但有关专家指出,实际上,“伊朗方面目前在海外的资产已经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决议中未提及有关常规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制裁,但有迹象显示,美国正在试图将对伊制裁面进一步扩大至更广泛领域。美国《纽约时报》上周报道称,迫于新国会的压力,布什政府正在暗中向包括欧洲、印度及中国等国的石油公司施压,警告这些公司停止与伊朗的油气合作,并威胁称可能对这些公司实施制裁。

      不过专家也指出,考虑到包括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和中国等许多国家在伊朗的利益,美国的类似“恐吓”恐怕很难奏效。

      大国利益交织

      尽管新决议24日在安理会获得一致通过,但不可否认,除美国之外的不少国家仍希望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伊核问题,而不是对伊实施强硬制裁。

      在新决议最终成形前,南非、印尼和卡塔尔等国就坚决要求决议突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和作用,确认解决伊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扩散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而在新决议通过前后,俄罗斯等国的代表也纷纷要求有关各方寻求以谈判方式解决伊核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24日也在新决议通过后表示,中国主张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专家指出,美国主导的对伊制裁难生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个大国都在伊朗有着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尤其是能源方面的利益。江涌说,他认为,俄罗斯下一步可能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

      俄罗斯“照顾”伊朗背后的经济利益也显而易见。目前,俄罗斯与伊朗合作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价值超过8亿美元,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而且,在俄罗斯力推的“天然气欧佩克”战略中,伊朗也是重要的发起成员之一。

      此外,即便是美国一向的盟友日本,也在伊朗有着巨大的利益。日本99%以上的能源都得依靠进口,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特别是伊朗。据统计,仅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日本和伊朗就签署了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的的油气合作合约。

      “在各大利益集团的限制下,布什的政府不大可能在伊核问题上有大的进展。”国内一位国际问题专家说。

      油价已提前反应

      就在伊核新决议正在热议之中时,一向对地缘政治特别是中东局势敏感的油价却已先行作出反应。纽约商交所近期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约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连续大幅上涨,周五收盘重返每桶62美元以上的高位,为去年12月底以来的新高,最近两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达4%。

      更严厉的新决议的出台,“可能促使伊朗有所反弹,”江涌警告说,“短期内可能给市场特别是油市带来剧烈波动。”

      代替伊朗总统内贾德前往纽约并在表决前发言的伊朗外长马努切赫尔·穆塔基抨击了新决议,称决议“非法”,而且是安理会少数成员的“不合道理的行动”。

      江涌分析说,现在关键在于美国,需要再后退一步,给伊朗一个台阶下。因为从根本上说,伊朗发展核计划更多的也只是希望多一个谈判筹码,用以实现和西方改善关系,同时敦促美国尊重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