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经理 周 到
截至3月28日,有558家沪深上市公司已公布2006年度业绩,占已上市的1461家公司的38.19%。
据Wind资讯,558家的主要会计数据是:主营业务收入16422.13亿元,同比增长21.39%;利润总额1998.69亿元,同比增长40.25%;净利润1336.90亿元,同比增长55.66%;股东权益合计11735.81亿元,同比增长31.97%;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98141.48亿元,同比增长17.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7.80亿元,同比增长25.68%;股本5160.20亿元,同比增长16.5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小于利润总额增幅,非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较为明显。同时,所得税511.47亿元,仅同比增长11.15%。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相当与部分来自避税收入。
全部上市公司年度每股收益很难超过中期每股收益的2倍。由于年报须经审计等缘故,沪深两市成立以来,上市公司历年的全年业绩,都未大于中期业绩的2倍。较为极端的2001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全年仅0.1369元,而中期已达0.1025元。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2006年会破这一惯例。1461家公司中,除金螳螂(002081.SZ)、兴化股份(002109.SZ)、三变科技(002112.SZ)、新海股份(002120.SZ)、科陆电子(002121.SZ)、天马股份(002122.SZ)、荣信股份(002123.SZ)、上港集团(600018.SH)外,有1453家公司公布2006年中期业绩。其加权平均主要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0.1198元,净资产收益率5.6377%。0.1198元的2倍是0.2396元。而558家公司2006年加权平均主要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0.2591元,同比增长33.57%;净资产收益率11.3917%,同比增长1.73个百分点。0.2591元仅比0.2396高0.0195元。随着更多的绩平和绩差公司业绩的公布,全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低于0.2396元的可能性将是很大的。不过,1461家公司2004、2005年的加权平均主要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0.2094、0.1898元,净资产收益率13.3514%、9.0784%。因此,2006年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创最近几年以来新高的可能性又是存在的。
已公布的2006年报表明,蓝筹公司的业绩优势并不明显。市场有“二八现象”和“八二现象”之说。558家公司的20%为112家。按《福布斯》以销售收入排名的习惯,规模最大的112公司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14.81亿元和净利润983.34亿元,占558家公司的73.16%和73.55%。其2006年加权平均主要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0.2579元,同比增长24.47%;净资产收益率12.2434%,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前者略低于全部公司的水平,后者略高于全部公司的水平。但总体看,差异不大。这可能是市场演绎“八二行情”的原因之一。
我们应辨证地看待2006年上市公司的业绩。一方面,在非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等因素的作用下,上市公司2006年业绩会有一定增幅;另一方面,在全部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后,这一增幅可能会低于市场的预期。笔者认为,上市公司2006年的业绩特征,有利于行情走向纵深。其理由主要是:首先,积极培育蓝筹股任重道远。2007年,必须加快绩优公司的上市速度,通过整体上市、资产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为市场增添了较为丰富的题材。第二,上市公司后续业绩的提升,仍有空间。2004、2005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为27.95%、20.51%。因此,2006年的这一增幅相对平稳。在这一基数下,2007年业绩继续增长的难度并不大,并且也有可能改善利润结构。而到了2008年,由于所得税的降低,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更是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