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时事·国内
  • 8:信息披露
  • 9:时事·海外
  • 10:时事·天下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环球财讯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调查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时事·天下
    发布外交政策文件 俄警告美不要对伊动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布外交政策文件 俄警告美不要对伊动武
    2007年03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加油站服务员更换油价牌 资料图
      27日,美军在海湾地区举行了自伊战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战机从航母上起飞 资料图
      “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 资料图
      伊朗23日以入侵伊朗水域为由,扣押15名英国海军士兵。英国首相布莱尔27日警告说,如果不能通过外交手段促使伊朗释放英国士兵,这一事件将进入“另一阶段”。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侯赛尼当日称布莱尔的讲话是“挑衅”行为。就在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之时,美军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100多架战机和1万多名官兵,27日在海湾地区开展了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

      俄情报官员27日称,美军在伊朗边境调动频繁,表明美军正加紧对伊朗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就在前一天,俄罗斯外交部发布了名为《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研究》的文件,严厉批评美国过度依赖武力,警告美国不要对伊朗动武,同时表示,如果美国将俄罗斯视为平等伙伴,莫斯科愿意与华盛顿合作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危机。

      强烈信号

      两国可合作但不接受领导

      俄罗斯外交部26日将这份文件张贴于其官方网站,长达70页。

      俄外交部说,这份文件根据2006年1月27日俄总统普京在俄大使和驻外代表会议上的要求制定,目的在于依现实需要,全面分析俄外交政策,它将成为俄政府在各个领域执行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美联社认为,从总体上看,这份文件显示了俄罗斯正在增长的信心和经济实力,它对美国发出强烈信号,即尽管两国可以合作,但俄罗斯不会跟在美国后边接受美国的领导。报道还认为,这份报告于俄罗斯议会和总统选举前发表,也有增强俄民众自豪感的深意。

      美联社援引了报告中这样一段话:“一个强大且信心不断增强的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动因……冷战末期俄罗斯军事平衡和竞争力丧失的状况已彻底结束,单极世界道路已经在伊拉克无可挽回地崩溃。”

      特别警告

      国际社会绝不能激化局势

      文件特别警告美国不要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敦促美国应避免使紧张局势扩大化,并援引去年8月伊朗前总统哈塔米访问美国的例子说明,美国有可能与伊朗达成妥协。

      “在美国采取严肃和负责的方式与德黑兰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前,国际社会绝对不能冒险使伊朗周边环境激化,”文件说,“试图给德黑兰贴上‘邪恶轴心’和声明有必要在德黑兰实现政权更迭的举动……都会激化局势。”

      文件批评说,美国的战略正将全世界拉入围绕伊朗产生的大规模危机,而伊朗事实上有助于实现阿富汗和中亚地区的稳定。

      文件同时批评伊朗“不具建设性”的立场。美联社认为:“这反映出莫斯科对伊朗拒绝依照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中止铀浓缩活动已越来越愤怒。”文件强调,在伊朗问题上应建立一种平衡,“一方面保护我们在伊朗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则要防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遭破坏”。

      军事关系

      批评美在欧部署反导系统

      美联社认为,这份文件重申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上月10日在德国参加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时的讲话精神。在那次讲话中,普京以罕见的严厉措辞抨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滥用武力、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

      这份文件同样严厉批评美国计划在中欧地区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称之为“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制造欧洲不稳定因素”。

      “美国导弹防御基地在欧洲出现,这将意味着美国军队在欧洲的重新部署,并意味着美国形成了可能对俄罗斯核威慑潜力构成消极影响的战略态势,”报告说,这体现了美国2002年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后果。

      至于俄罗斯自身,文件认为,武器出口依旧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暗示,俄罗斯将把对伊朗的武器出口与伊朗核计划进展联系起来。文件说:“与伊朗的军事技术关系必须以严格遵守俄罗斯的国际责任为基础,同时要考虑伊朗核计划的相关进展。”        

      (黄恒 史先振)

      ■新闻观察

      局势动荡

      金融市场暗藏“定时炸弹”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布莱尔有意无意的一句英军扣押事件将“进入另一阶段”和伊朗向美国船只开火的传言,让27日的纽约商品交易所瞬间炸开了锅。在布莱尔讲话之后的短短7分钟内,在该交易所交易的5月份轻质原油期货合约一举飙升了5美元,达到6个月以来的高点———每桶68.09美元的。

      不仅仅是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的油价,股市、债市、美元、黄金直至欧洲最大航空公司法国航空的股价,都随着伊朗局势的起伏不定而上下波动。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有迹象显示,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国际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引发上个月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二”的日元套利交易“幽灵”,再度在国际市场兴风作浪。一旦规模巨大的套利交易受中东局势紧张刺激而在短期内大量平仓,短期内给国际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可能不堪设想。

      油价7分钟涨5美元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产油大国,是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在几年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高达1332亿桶,位居世界第二位。因此,西方与伊朗关系的任何发展,都牵动了国际油价的神经。在27日,受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过激”言论影响,纽约油价一度出现了“井喷”,7分钟内飙升5美元。

      随着伊朗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油价在截至27日的7个交易日中持续上涨,由19日的56美元升至27日收盘的63美元左右,昨日亚洲盘更进一步升至64美元以上。

      受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刺激,加上气象预报显示炼油重地墨西哥湾今年可能遭遇更多飓风的袭击,27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升至今年年初以来最高点。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2美分,收于62.93美元,为今年年初以来最高收盘价。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9美分,收于64.60美元。

      令油价走高的另一个因素是天气。气象预报显示,墨西哥湾地区今年可能遭遇更多飓风的袭击,原油供应可能受到影响。同时,投资者等待美国能源部将于28日公布的前一周美国油品库存数据,这些因素都导致油价走高。

      不过,尽管有关英国为营救被扣士兵而对伊发动突袭以及伊朗向波斯湾的美国船只开火的传言一度刺激油价大涨,但此后,随着英美双方出面否认,油价也稍有回落。

      局势影响股市航空

      鉴于伊朗和中东局势的敏感,以及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伊朗局势动荡给国际市场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远不止石油价格,包括美国股市、国债市场、主要货币汇率以及航空业公司的股票等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专家表示,就直接的影响而言,原油本身是一种商品,其价格的波动首先会影响到原油期货及其他相关金融工具。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也会对通胀和企业成本等多方面带来影响。

      伊朗局势首先对股市带来了负面冲击,美国股市27日出现两周来最大跌势。在楼市低迷和消费者信心数据不佳的状况下,地缘政治不稳以及油价走高无疑加深了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增长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27日收盘,美国三大指数全线下挫。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6%,收报1428.61点。道指跌幅0.6%,至12397.29点,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0.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7%,收报2437.43点。

      欧洲股市也在昨天追随美股走软,特别是航空股大幅下跌。油价上涨,会增加企业成本,不利公司盈利增长,而航空公司尤其如此。昨日中盘,覆盖欧洲主要股市的道琼斯欧洲价格指数跌0.34%,报371.21点,道琼斯欧洲50价格指数跌0.35%。个股中,欧洲最大航空企业法国航空的股价大跌1.5%,至33.15欧元。英国航空下滑0.5%,报494.5便士。

      而亚洲市场昨天也多数走低。香港股市下跌0.8%,东京股市下挫0.6%。航空股普遍下跌,主要受国际油价急升的拖累。香港股市市值较大的国泰及国航跌幅较大,均下跌约2%。

      油价上涨还加剧了通胀和经济衰退的担忧,进而使得相对安全的国债和黄金受到追捧。现货黄金昨日一度飙升6美元,最新仍在每盎司666.70美元附近,上涨了0.7%,为本月以来最高点。

      当心日元套利交易

      在伊朗问题所造成的地缘政治不稳定状况下,另一个可能放大金融市场风险的因素也愈加受到业内人士关注,那就是在前一波全球股市大跌中被指为“罪魁祸首”的日元套利交易。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投资人对风险的偏好会趋于下降,进而可能导致套利交易者大量平仓,从而放大金融市场的动荡。

      所谓日元套利交易,用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的话来说,就是借日元贷款投机于其他资产。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日本银行将借贷利率长期维持在零附近,因此日元借贷成本极低。将这笔贷款投入美国国债,息差超过3%。如果投资股票、商品,潜在回报率可能更高。

      正因如此,国际投资人和机构都热衷进行日元套利交易。尽管日元套利交易的具体规模不得而知,但据估计在数千亿美元到上万亿美元之间。外汇专业人士分析说,从事套利交易的投资者,总是希望包括汇率和其他一切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都归于平静,以确保锁定利差。而市场波动不利于进行套利交易,一旦出现类似战争这样的重大地缘政治风险,套利交易者往往会选择平仓,即卖出高利率货币资产,进而买入日元来填平空头部位。

      事实上,对于上一次的全球“黑色星期二”,包括索罗斯在内的许多专业人士都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日元套利交易大量平仓所致。很难想像,一旦伊朗局势未能很快明朗,由此使得套利交易者在短期内大量撤离高风险资产,可能给全球市场带来多么大的冲击。

      陶冬就警告说,尽管由日元套利交易平仓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已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套利交易对市场的威胁已永久性地消失。他说,套利交易仍是当今金融市场上的第一大“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触发下一轮调整。

      事实上,外汇市场的走势已隐约体现了日元套利交易平仓的因素。美元、欧元等货币对日元昨天都不同程度下跌,这与2月27日前后的情形非常类似,显示日元买盘有所增加。

      ■新闻链接

      美“制裁大棒”

      砸向在伊子公司

      针对伊朗核问题,美国政府一直使出浑身解数对伊朗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原本施加在伊朗方面的制裁大棒,现在却倒过来砸到了那些与伊朗有关联的美国公司。通用电气、施乐公司、哈里伯顿这些赫赫有名的美国跨国大公司,正饱受伊朗地缘政治危机升温的影响。目前这些美国公司正在切断与伊朗等受到制裁国家的贸易往来,或者计划在现有合同到期后采取这一行动。

      调查盯上跨国公司

      调查的目光盯上了通用电气、施乐公司以及美国海外船舶控股集团身上。据查,通用电气通过其在美国以外的子公司向伊朗的发电厂提供服务;施乐公司虽然已不再向伊朗出售复印机,但却仍向该国出售复印机备件和耗材;还有美国海外船舶控股集团经营的油轮有时会停靠伊朗港口,将伊朗的石油运到其他国家。

      究竟有多少美国公司冲破贸易禁运与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做生意尚不得而知,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贸易秘密法的相关规定从中阻挠。美国联邦政府的官员们不愿披露哪些公司办妥了向被美国制裁国家出口的合法手续,他们声称自己的行为符合美国的贸易秘密法。

      随着外部压力的不断加大,美国公司各显神通与被制裁国家做生意的详情也逐渐暴露。这些公司要么通过其海外子公司与被制裁国家开展商务往来,要么设法从美国财政部搞到向这些国家出口的许可证。

      在对美国公司的海外业务监督日紧的同时,美国政界和民间也在向州退休基金等美国投资机构施加压力,要它们抛售一些非美国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在伊朗能源业都有大量投资。本月早些时候,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萝丝列敦娜提出一项议案,要求各联邦退休基金不得投资任何在伊朗能源业有超过2000万美元投资的公司。

      随着监督力度的加大,一些美国公司已表示,一旦现有合同到期,它们将关闭其海外子公司在被美制裁国家开展的业务。近日,哈里伯顿公司的发言人诺克罗斯表示,该公司正在结束在伊朗的工作,一旦现有合同到期就将撤离这个国家。

      商界人士怨声载道

      美国许多产业界和商界人士反对出台更严厉的对外制裁法,因为现有法律已经使美国公司在与国外同行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全美对外贸易委员会会长赖因施说,美国公司裹足不前给外国竞争对手提供了可乘之机。他说,制裁损害了美国企业作为可靠供应商的声誉,让对手有机可乘。

      根据美国法律,美国的农产品、医药和设备生产商以及服务提供商可以获得向被美制裁国家出口的许可证,只要他们出口的产品是用于食品、健康和人道主义目的。由于这一定义过于宽泛,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称,摄影器材、音响设备、塑料和烟草的出口也适用于此项规定。

      如果企业搞不到出口许可证,它们仍可通过海外子公司来与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开展贸易,只要这些海外子公司有自己的经营团队,其经理、董事和员工中没有美国公民即可。但美国政府难以对这些海外子公司进行有效监督,批评人士称这些子公司为美国企业违规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局去年对十几家违反禁令与被美制裁国家做生意的美国公司进行了处罚。

      “反伊朗”是为石油

      近日,美国政府又对与伊朗进行油气合作开发的外国公司发出警告,称如继续与伊朗进行合作,将遭到美国经济和法律的制裁。分析人士称,美国一直在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同时也在国际石油业界和金融业界发起了“反伊朗”攻势,企图以此削弱伊朗国民经济命脉———石油工业,并通过排斥对手独霸伊朗石油。

      据《纽约时报》3月21日报道,美国政府曾悄悄警告包括壳牌、瑞波索和SKS等公司在内的石油巨头及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政府,称如他们继续与伊朗进行能源合作,可能会遭到美国的法律和经济制裁。因此,很多计划与伊朗合作的大型能源开发工程都面临夭折。这些工程包括:今年1月底,欧洲第一大石油企业壳牌集团和西班牙瑞波索石油公司与伊朗就一个天然气项目达成的100亿美元的“框架协议”,以及马来西亚的SKS公司与伊朗签署的一项投资200亿美元的天然气开发初步协议,根据这项协议,马来西亚将开发伊朗南部的古尔尚气田和费尔杜斯气田,以及建造生产液化天然气的工厂。(朱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