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专题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商学院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版面导读
    季报披露将于4月6日拉开帷幕
    傅成玉:中海油望首批回归A股
    S上石化净利降五成 股改无方案
    ST 中鼎 缩股后今日复牌
    华茂股份参与 国泰君安配股
    应上交所要求 杭萧钢构就新闻报道事项做解释
    邯钢大股东高吸低抛赔本保控股
    上海医药 修正业绩预告
    西飞国际或受益大飞机立项
    湘潭电化工业污水直排湘江
    两公司申请脱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湘潭电化工业污水直排湘江
    2007年03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赵碧君

      湘潭 上海报道

      

      与长沙、株洲等共饮湘江之水的湘潭,因为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让这个江边城市一时有了个热门话题。

      3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在建湘江四桥上游大约200多米处的湘潭电化踏访,但见公司暗色的厂房和一边美丽的湘江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顺着公司的围墙,记者来到湘江边,看到江面边沿,一道黑浊的污染带顺流而下,并染黑了流经的河床沙泥地。

      顺着这股污流向上溯源,记者在距湘江水源约100米处,找到了两个紧挨着的工业排水洞,离排水洞不远处竖着的一块“身份牌”表明,从那暗洞流出并在湘江形成黑浊污染带的工业废水,源头就在湘潭电化(002125)。

      在湘潭电化的废水排放口,一股股暗黑色和黄铜色的污水,分别从两个并排着的排放口奔涌而出,并散发刺鼻的气味。记者把手伸入污水后拿出,即附着了一层黑黑的不知名的细杂物质,随后便有一种痒痒的感觉。一位家住附近的楚姓老人路过时告诉记者,污水里有化学物质,以前打江水洗澡,身体会发痒,后来就不敢到江里游泳了。现在湘潭电化白天排的污水还算清了一点,到了晚上,排的污水就更黑,而且这么多年一直在排放污水,附近居民都知道。

      记者特意用4个矿泉水瓶取了污水,希望带到长沙去化验,但是被长沙市环境监测站以检测人员要出差为由,以及非长沙所属企业为由拒绝。在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表示有几项监测指标没有人做,一般都是拿到上海去监测。

      第二天正好是周五,下午5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湘潭电化工业废水排放处,站在江边被染黑的沙泥地上,看着排放口的江水突然变的黑乌起来,不禁感到一种莫名的刺疼感。美丽的湘江正在被这些工业巨人一点点蚕食污染。在江边寻找鱼腥草的一位老人指着记者脚下的黑泥地气愤地说:“都是电化厂污水染的,黑不溜秋,污水流到湘江是污染长沙,污染下游。”他还说,有环保检查来的时候,电化厂排的水就清点,环保一走,排的水就乌黑乌黑。

      为了确认湘潭电化的污水直排湘江不是偶然因素,在相隔4天后的3月27日上午9点多,记者第三次来到湘潭电化工业废水排放口,暗黑色的污水照样奔流不息。于是记者采集了大约20升废水,并于当日中午乘飞机前往上海。

      经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先期检测的部分数据表明,废水PH污染值为2.88,呈强酸性;锰污染值为93,超标45倍;铜污染值为5.72,超标5倍;镉污染值为0.018,也超出了国家关于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在得知检测数据以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陈倩对此惊叹:指标简直是一塌糊涂。这位环保专家同时为记者解析称,只要有一项指标超标,就是构成了污染,更何况有这么多的指标严重超标。

      湘潭电化是一家主要生产加工电解二氧化锰的企业,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行业内排名全国第一。电解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电解物,是生产干电池的一种基本原料。该公司在招股意向书中称,由于掌握了含锰废水的环保处理技术,以及建成相应的工业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实现了80%工业废水的循环回收利用,达到环保要求。

      但是,正是这家声称“达到环保要求”的工业企业,却一直在通过暗洞向湘江源源不断地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污染着湖南人民最主要的饮用水源———湘江。

      在湘潭电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5条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线都在满负荷工作,流入湘江的工业废水正是这些生产线的产物。据湘潭电化招股意向书,此次募资约1.5亿元将继续投建年产2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照目前的废水排放状况,该公司新项目投产之日将是湘江污染加剧之时!

      记者同时注意到,湘潭电化最近三年一期(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至9月份)交给地方环保部门的排污费分别高达366万元、469万元、409万元和375万元,同期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225万元、33629万元、30825万元和26236万元,排污费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均高达1.3%以上;而相对于同期实现的2318万元、2336万元、1506万元和1261万元净利润而言,排污费所占比重竟然分别高达15%、20%、26%、29%,呈逐年上升趋势。也许这才是湘潭电化何以能够边排污边扩大生产,却又无人监管并顺利拿到环保部门达标批文的根源!!

      (下转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