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证券
  • 6:金融
  • 7:时事
  • 8:天下
  • 9:产业·公司
  • 10:上市公司
  • 11:专栏
  • 12:专栏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64:信息披露
  • 163:信息披露
  • 162:信息披露
  • 161:信息披露
  • 160:信息披露
  • 159:信息披露
  • 158:信息披露
  • 157:信息披露
  • 156:信息披露
  • 155:信息披露
  • 154:信息披露
  • 153:信息披露
  • 152:信息披露
  • 151:信息披露
  • 150:信息披露
  • 149: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31 日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5版:信息披露
    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3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006年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已经全部独立董事签字同意,并由董事长签发。

      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基金合同规定,于2007年3月29日复核了本报告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收益分配情况、财务会计报告、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保证复核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

      本报告期为2006年7月21日基金合同生效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已经审计,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基金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正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正文。

      §2 基金简介

      2.1基金基本资料

      

      2.2基金产品说明

      

      2.3基金管理人

      

      2.4基金托管人

      

      2.5信息披露

      

      §3 主要财务指标、基金净值表现及收益分配情况

      下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3.1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注:本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06年7月21日,2006年度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期间为2006年7月2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3.2基金净值表现

      3.2.1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比较表

      

      3.2.2本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份额净值变动情况,及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变动比较

      

      图1:嘉实主题基金累计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历史走势对比图

      (2006年7月2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注1:本基金合同于2006年7月21日生效,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合同生效未满一年。

      注2:按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起6个月内为建仓期,报告期内本基金仍处于建仓期。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的各项投资比例符合基金合同第十四条((二)投资范围、(八)2.投资组合比例限制)约定:

      (1)资产配置范围为:股票资产30%~95%,债券0~70%,权证0~3%,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2)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3)本基金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总和,不超过该证券的10%;(4)在任何交易日买入权证的总金额,不超过上一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的千分之五;(5)持有的全部权证,其市值不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3%;(6)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规定的其他限制。

      由于基金规模或市场的变化导致的投资组合超过上述约定的比例不在限制之内,但应在10个交易日内进行调整,并符合相应的规定。

      3.2.3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比较

      

      图2:嘉实主题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历年收益率对比图

      3.3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的基金收益分配情况

      

      §4 管理人报告

      4.1 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情况

      4.1.1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基金的经验

      本基金管理人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25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亿元,注册地上海,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并在深圳、成都设有分公司。公司获得首批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2005年公司引入新股东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成为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基金管理人共管理2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11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具体包括基金泰和、基金丰和、嘉实成长收益基金、嘉实增长基金、嘉实稳健基金、嘉实债券基金、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基金、嘉实浦安保本基金、嘉实货币市场基金、嘉实300指数基金、嘉实超短债基金、嘉实主题精选基金和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其中嘉实增长基金、嘉实稳健基金、嘉实债券基金3只开放式基金属于嘉实理财通系列系列基金。同时,管理多个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

      4.1.2基金经理简介

      王贵文先生,CFA,拥有11年国内外金融从业经验。曾任职于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花旗集团所属PRIMERICA投资理财顾问公司投资顾问,加拿大ASSANTE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基金景业),国信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公司总裁助理。2005年10月至今任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社保组合基金经理,2006年7月至今任本基金基金经理。

      4.2报告期内基金运作的遵规守信情况说明

      在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循了《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各项配套法规、《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本基金运作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规定和约定,无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4.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的说明与解释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558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7.6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8.7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8.91个百分点。

      2006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转折之年。在管理层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这使得股市具备了成为“经济晴雨表”的基础。作为新兴市场乃至全球经济中最耀眼的经济体,大国崛起的事实得到了普遍认同。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开始恢复,直接促成了股市的上涨,而国内市场流动性泛滥为牛市行情的不断深化提供了支撑。

      2006年7月21日,本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并开始运作。尽管当时面临紧缩和扩容两方面的压力,市场短期内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但是我们判断支持市场长期向上的因素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本基金利用难得的调整时机,采取了相对积极的建仓策略,在许多战略性品种的底部快速建仓。在股票的选择上,我们围绕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发展等几个主题,精选了一批估值水平低、安全边际高的大盘股,还在市场最低迷的情况下大量申购了国航。

      本基金建仓完成之后,这一策略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建仓之后股票市场迎来了长达半年的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金融、地产、石化等领涨市场,大盘蓝筹股成为了推动行情不断深化的主导力量。由于本基金的组合符合市场的发展方向,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仓位,在结构上也基本保持了第三季度以来大盘蓝筹的特点,本基金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4.4 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展望

      尽管2006年市场上涨了一倍以上,但是依托高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国市场可以享受更高的成长性溢价。从市场供应方的角度看,股改理顺的利益机制,股东清欠、资产注入、股权激励等等措施,体现了长期困扰股市的公司治理正在显著改善。而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壮大,改变了市场需求方的博弈模式,长期资金成为市场的主体;此外,过去一年股市的上涨改变了投资者的熊市思维,市场正在进入“习惯牛市”的状态之中。

      2006年的市场表现为估值驱动下的普涨,在A股市场整体进入25倍左右的估值区间后,从“流动性过剩”的逻辑起点出发,寻找投资机会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业绩将成为投资关注的重点。

      以业绩为基础的行情需要更多的等待和耐心,因此震荡在所难免,在震荡中会筛选出一批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股票。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牛市行情基础更牢固,持续时间也会更长,因此我们认为2008年之后行情未必结束。

      伴随这一变化,由于流动性泛滥而带来的大盘股价值重估机会减少,同时机构投资者规模壮大后,“机构化”趋势使整体市场及个股的波动性下降。

      2007年,本基金将继续维持较高的股票投资比例,精选主题、适度调仓、积极布局。我们看好以下几个主题:

      ①坚持人民币升值的主线。从未来一段时间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会不断强化,这将继续为相关的行业带来投资机会,如金融、地产等。

      ②在中国制造业崛起以及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从单纯的装备制造业拓展到更广泛意义制造业,如医疗器械,纺织机械等。

      ③继续看好消费主题,人口结构的变化、收入的增加以及股票市场财富效益的扩散,将为消费主题带来投资机会。消费涵盖的不仅仅是食品饮料,还将进一步向零售、医药,Internet以及其他新兴服务业扩散。

      ④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环渤海经济带是本基金看好的主题,奥运效应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

      ⑤长线看好自主品牌乘用车(轿车)生产企业。

      此外,我们还将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尤其是国际油价的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5 托管人报告

      本报告期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托管人”)在对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称“本基金”)的托管过程中,严格遵守《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的有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完全尽职尽责地履行了应尽的义务。

      本报告期内,本托管人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的规定,对本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进行了必要的监督,对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基金份额申购赎回价格的计算以及基金费用开支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复核,未发现本基金管理人存在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本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收益分配情况、财务会计报告、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

      §6 审计报告

      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已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注册会计师汪棣、魏珣签字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普华永道中天审字〔2007〕第20479号)。

      §7 财务会计报告

      7.1基金会计报表

      7.1.1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7.1.2经营业绩表及收益分配表

      (一)经营业绩表                                             单位:元

      

      (二)收益分配表                                                单位:元

      

      7.1.3基金净值变动表                                                单位:元

      

      7.2 年度会计报表附注

      7.2.1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一)编制基金会计报表所遵循的主要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

      本基金的会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及中国证监会允许的如会计报表附注所列示的基金行业实务操作的有关规定编制。

      (二)会计年度

      本基金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期会计报表的实际编制期间为2006年7月21日(基金合同生效日)至2006年12月31日。

      (三)记账本位币

      本基金的记帐本位币为人民币。

      (四)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本基金的记帐基础为权责发生制。除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权证投资按市值计价外,所有报表项目均以历史成本计价。

      (五)基金资产的估值原则

      1.股票投资

      上市交易的股票按其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首次公开发行但未上市的股票,按成本估值;由于配股和非定向增发形成的暂时流通受限制的股票,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2006年11月13日之前由定向增发形成的暂时流通受限制的股票,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2006年11月13日起由定向增发形成的暂时流通受限制的股票,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低于定向增发股票的初始成本,按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场交易收盘价高于定向增发股票的初始成本,按两者差价在定向增发股票锁定期的摊销金额与初始成本之和估值。

      2.债券投资

      证券交易所市场实行净价交易的国债按其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证券交易所市场未实行净价交易的企业债券及可转换债券按估值日市场交易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场交易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的净价估值。

      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和未上市流通的债券按成本估值。

      3.权证投资

      从获赠确认日、买入成交确认日或因认购新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而取得的权证从实际取得日起到卖出日或行权日止,上市交易的权证投资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该权证投资的市场交易收盘价估值;未上市交易的权证投资(包括配股权证)按公允价值估值。

      4. 实际投资成本与估值的差异计入“未实现利得”科目。

      5. 资产支持证券

      资产支持证券按成本估值。

      6.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其公允价值,本基金管理人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

      (六)证券投资的成本计价方法

      1. 股票投资

      买入股票于成交日确认为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成本按成交日应支付的全部价款入账。收到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现金对价时冲减股票投资成本。

      卖出股票于成交日确认股票差价收入/(损失)。出售股票的成本按移动加权平均法于成交日结转。

      2.债券投资

      买入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于成交日确认为债券投资;买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于实际支付价款时确认为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按成交日应支付的全部价款入账,其中所包含债券起息日或上次除息日至购买日止的利息,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不构成债券投资成本。认购新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债于成交日先按支付的全部价款确认为债券投资,后于权证实际取得日按本会计报表附注6.2.3(六)3中所示的方法单独核算权证成本,并相应调整债券投资成本。

      买入贴息债券视同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附息债券,根据其发行价、到期价和发行期限按直线法推算内含票面利率后,按上述会计处理方法核算。

      卖出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于成交日确认债券差价收入;卖出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于实际收到全部价款时确认债券差价收入。出售债券的成本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结转。

      3.权证投资

      获赠权证(包括配股权证)在确认日,按持有的股数及获赠比例计算并记录增加的权证数量;买入权证于成交日确认为权证投资,相应成本按成交日应支付的全部价款入账。因认购新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债而取得的权证在实际取得日,按权证公允价值占分离交易可转债全部公允价值的比例将购买分离交易可转债实际支付全部价款的一部分确认为权证成本。

      卖出权证于成交日确认权证差价收入/(损失),出售权证的成本按移动加权平均法于成交日结转。

      4、资产支持证券

      资产支持证券的成本计价方法参照债券的成本计价方法。

      (七)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和摊销期限

      待摊费用按直线法在实际受益期限内逐日摊销。

      (八)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股票差价收入于卖出股票成交日按卖出股票成交总额与其成本和相关费用的差额确认。

      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差价收入于卖出成交日确认;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差价收入于实际收到全部价款时确认。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差价收入按应收取全部价款与其成本、应收利息和相关费用的差额确认。

      权证差价收入于卖出权证成交日按卖出权证成交总额与其成本和相关费用的差额确认。

      除银行次级债之外的债券利息收入按债券票面价值与票面利率或内含票面利率计算的金额扣除适用情况下应由债券发行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后的净额确认,银行次级债利息收入按债券票面价值与全额票面利率计算的金额确认,资产支持证券利息收入按凭证票面价值与基金管理人预期的收益率计算的金额确认。债券利息收入在债券实际持有期内逐日计提。

      存款利息收入按存款的本金与适用利率逐日计提。

      股利收入按上市公司宣告的分红派息比例计算的金额扣除由上市公司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后的净额于除息日确认。

      买入返售证券收入按融出资金额及约定利率,在证券持有期内采用直线法逐日计提。

      (九)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本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报酬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1.50%的年费率逐日计提。

      本基金的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25%的年费率逐日计提。

      卖出回购证券支出按融入资金额及约定利率,在回购期限内采用直线法逐日计提。

      (十)实收基金

      实收基金为对外发行的基金份额总额。由于申购和赎回引起的实收基金变动分别于基金申购确认日及基金赎回确认日认列。上述申购和赎回分别包括基金转换所引起的转入基金的实收基金增加和转出基金的实收基金减少。

      (十一)未实现利得

      未实现利得包括因投资估值而产生的未实现估值增值和未实现利得平准金。

      未实现利得平准金指在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时,申购或赎回款项中包含的按未实现利得占基金净值比例计算的金额。未实现利得平准金于基金申购确认日或基金赎回确认日认列。

      (十二)损益平准金

      损益平准金指在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时,申购或赎回款项中包含的按未分配基金净收益占基金净值比例计算的金额。损益平准金于基金申购确认日或基金赎回确认日认列,并于期末全额转入未分配基金净收益。

      (十三)基金的收益分配政策

      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本基金收益以现金形式分配,但基金份额持有人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按红利发放日前一工作日的基金份额净值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基金当期收益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方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基金当年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基金收益分配后,每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在符合有关分红条件的情况下,本基金收益每季度至少分配一次。

      经宣告的拟分配基金收益于分红除权日从持有人权益转出。

      (十四)报告期内无涉及为处理对基金财务状况及基金运作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而采取的其他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十五)报告期内无涉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十六)报告期内无重大会计差错。

      7.2.2 重大会计差错内容和更正金额

      本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和更正金额。

      7.2.3 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

      (一)关联方关系

      

      (二)关联方交易

      下述关联交易均在正常业务范围内按一般商业条款订立。

      1. 通过关联方席位进行的交易: 无

      2. 关联方报酬

      (1)基金管理人报酬

      支付基金管理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管理人报酬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1.50 %的年费率计提,逐日累计至每月月底,按月支付。其计算公式为:日基金管理人报酬=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 X 1.50 % / 当年天数。

      本基金在本会计期间需支付基金管理人报酬43,363,643.28元。

      (2)基金托管费

      支付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25 %的年费率计提,逐日累计至每月月底,按月支付。其计算公式为:日基金托管费=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 X 0.25 % / 当年天数。

      本基金在本会计期间需支付基金托管费7,227,273.89元。

      3.由关联方保管的银行存款余额及由此产生的利息收入

      本基金的银行存款由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管,按银行同业利率计息。基金托管人于2006年12月31日保管的银行存款余额为1,187,601,847.16元。本会计期间由基金托管人保管的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收入为6,093,381.80元。

      4.关联方投资本基金情况:无

      5. 与关联方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债券(含回购)交易:无

      7.2.4报告期末流通转让受到限制的基金资产

      (1)报告期末本基金因认购新股而流通受限制的股票情况如下(单位:元):

      

      (2) 报告期末本基金持有股权分置改革而暂时停牌的股票:             单位:元

      

      (3)报告期末本基金持有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无

      (4)报告期末本基金持有的流通受限制不能自由转让的债券:无

      §8投资组合报告

      8.1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8.2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8.3报告期末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的前十名股票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