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广告
  • A2:上市公司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产权
  • A8:路演回放
  • A9:专版
  • A10:专版
  • A11:专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投资基金
  • C5:营销
  • C6:互动
  • C7:投资者教育
  • C8:故事
  • C9:人物
  • C10:海外
  • C11:数据
  • C12:数据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广告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2007 年 4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7版: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7版:投资者教育
    ◆基金公司热线
    ◆主持人信箱
    基金转换 打好“小算盘”
    平衡之术选基金
    买基金尝试固定比例组合
    申购基金缘何不知净值
    阅读基金年报的四个重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买基金尝试固定比例组合
    2007年04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基金营销经理走近投资者

      宝盈基金浙江区域客户经理 石永祥

      基金作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理财方式,它的风险是要高于普通的国债、储蓄和其他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者是不能只看收益,而忽略投资风险的。面对新基金发行,投资者不能盲目迷恋过往收益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就能在基金投资中取得较好的收益。

      一、可以长期投资的资金,应进行基金的长期投资,不进行波段操作。不用每日关心基金净值的涨跌,最多每个月或每季度看一次。基金管理公司是专业的机构,将会根据市场判断调整仓位以及品种结构。既然购买了基金,就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机构来做,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二、优中选优。目前开放式基金的数量不断增加,运作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因此选择基金要看整个基金公司的信誉,以及单只基金的净值是否稳定增长,同时要留意它的持股结构是否具备上涨潜力,另外普通投资者还可以参考晨星等专业基金评级机构的基金推荐指数,比如宝盈鸿利收益基金在晨星3月2日公布的开放式基金业绩排名中评级就是一只五星基金。

      三、固定比例投资组合。基金有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股票型基金又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平衡型。不同的分类表明不同的风险和收益。当觉得未来经济形势不明朗或风险相对较大时,可采取固定比例投资组合方式。可根据选择3至5个不同类型的基金,并确保其中有1至2个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这样可有效避免股市剧烈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具体操作上也有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固定比例金额,一种是固定比例份额。前者用相同数量资金购买不同种类基金,后者用资金购买不同种类,但份额相同的基金。从效果看两者差别不大。只是前者相对于后者而言略微保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