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与服务业的旺盛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服务业提供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加大。而在这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不足。这是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看,服务业逐步取代第一、第二产业,占全社会GDP的比重逐步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但中国的情况有点奇怪,中国服务业没有遵循这一趋势,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31.3%微弱地增长到2000年的33%,而2004年又下降到32%。2005年虽然提高到40.2%,但2006年又下滑至39.3%。而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则达到67%,其他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平均比重也有45%。可见,中国服务业的短腿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有关的政策体制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放。事实上,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哪个领域开放得较早,哪个领域就发展得较快,就有竞争力。中国今天之所以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与制造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开放是有关的。开放培养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与此相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开放度低有关。比如,我国的金融和电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具有完全垄断特征的市场,金融服务由国家银行垄断,电信服务由国家电信垄断。由此产生这些领域的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率低。
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更远低于制造业。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服务业吸引的外资额只有104.6亿美元,2003年为133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4.9%。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还要面对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较多的限制。
加入WTO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对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所做出的承诺涵盖《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承诺的开放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如今,入世过渡期业已结束,要兑现承诺,中国的服务业就将陆续面对外资和跨国服务业巨头的进入,在自家的院地里与外资一争高下。
所以,中国服务业必须扩大开放,引进走出。它主要包括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商业、文化、旅游、医疗及社会中介服务等投资领域;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推进传统服务业改造,促进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加快发展;鼓励与国外大型连锁企业合资合作,兴办零售和批发企业,吸引其到本地设立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物流中心等。
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降低对外商业务规模、注册资金的要求,放宽对其业务品种、业务对象和经营区域的限制,在相关政策上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同时,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对外工程和技术承包、国际劳务合作、民族文化、传统医疗等;鼓励有条件的中国服务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开展跨国经营。
虽然我国各类服务业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我们相信,假以时日,中国服务业也将像中国制造业一样,在对外开放中,在和跨国服务巨头的残酷竞争中,得到锻炼、发展和壮大,并最终走向国际市场。
(邓聿文 张国云)